第一次過橡皮山口時,我忍著胸悶用手機算了一下實際海拔,4012米約為13623英尺。英尺這個單位在很多作品中被用來計量陽光。
在青海的這幾日,我接受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陽光饋贈。
在雪山上拍照,我問雨辰,你有沒有不適的反應。
他回答說沒有。
我看了看他清涼如長春五月份的上衣,心想,自己果然上班之后身體都待廢了。
看來需要拯救的不只靈魂,還有頹廢的肉體。
從西寧一路西行,顛簸著進海北,翻過積雪冰封的山口去茶卡,又斜斜地繞回海西。
路經遠眺朦朧的雪山,風光無限的草甸,天空中西去盤旋的飛鳥,沿途都是信步低首的牛羊。
在車上沒停留多久,就又開始新的徒步或騎行。很多次想停下來喘口氣,一回頭又嵌入身后滿眼的風景。
很多地方,不親自感受和觸碰,就不會遇見那些不經意的震撼與驚喜。
寂寞車站 · 海北
橡皮山口 · 海南
青藏高速 · 沿途
茶卡日落 · 穆瑤洛桑瑪女神像
茶卡鹽湖 · 天空之鏡
「在藏語中,茶卡的意思是:白海之濱」
以拉谷 · 海西
青海湖 · 海西
尕日拉寺 · 海西「經幡 轉經輪」
青海湖 · 星空&日出
青海湖 · 20公里騎行
倉央嘉措廣場 · 海西
“這驕傲的酒杯
為誰舉起
荒涼的高原
天空上的鳥和鹽
波濤從孤獨的十指褪去”
前年在北京旁聽的一場現代詩歌展上,唯海子的這首《青海湖》和陸憶敏的《風雨欲來》記憶尤新,然而對于有好感的詩篇我一向無法記住全部,當時只記得詩尾那句“我看見你從太陽中飛來”,一度被我認為是海子詩歌中最具生命力的存在。
坐在以拉谷的山脊上,我用百度仔仔細細把《青海湖》讀了兩遍。
一九八八年夏天,海子第二次路過青海湖,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那天下午俯瞰著腳下的整片碧色和身邊的成群牛羊,我終于明白那個詩人的靈魂中曾被賦予了怎樣的壯闊與虔誠。
誰說不是命中注定,誰說不是一場修行。
“如果你許了個愿,請按照你許愿的步伐走,虔誠是為了更多人朝圣。”
——《岡仁波齊》
那些西寧街頭獨行的僧人,那些沿青海湖“饒海”的朝圣者,還有公路騎行時為我駐足鼓掌的藏民。
當我遇到他們,他們是我眼中的風景。
當我繼續向前,他們化作我內心安定的力量。
那天在尕日拉寺,面朝太陽撒風馬的一瞬間,我忽然覺得對于自己而言,已經沒什么好祈福的了——人生中所有的失去與得到,都已在心底感恩,如今唯一的愿景,大概是希望留下二十一歲的年輕赤誠吧。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念念不忘即虔誠。
留下所有不安與疲憊,裝進回憶的不只五月的湖水與雪山,還有落日余暉和星空下的歡聲笑語。
這就足夠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