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青春應該是積極向上和昂揚斗志的,在一杯青啤面前,我仔細回想著我的青春,我發現我的青春都很巧妙的避開了這些東西,我發現我的整個青春里都是在為了一口氣而掙扎著,而去證明著自己。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我的青春是什么?就是為了那口氣存在著。這篇文章并沒有八九點鐘冉冉升起的太陽的氣息,反而有股腐朽之氣。
青春應該是五彩斑斕的,但是我卻認為我的青春的顏色并不是這樣,它是灰色的,像北京的霧霾,灰蒙蒙的,而我只是霧霾下一棵茍延殘喘的樹,感覺不到陽光的和煦溫暖,周身只是散發各種味道摻雜在一起的氣味,感覺不到星辰的浩瀚燦爛,只是人造燈光的燈紅酒綠。它的顏色曾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它的顏色,甚至讓我想到了犯罪。雖然經歷了這樣的青春,我也已經從自己理想的大學中畢業工作,但是那段青春生活,卻是我依舊不敢去揭開,讀了很多的書,我希望能夠實現我的自我救贖,但是沒有一本是有確切的指導細則的,所以我還依舊是逃避著,逃避著那段的過往,遮掩著這厚厚的痂。事情總是要過去的,把痂揭開,讓膿水流出,也許就好了呢。
我是一個不怎么流淚的人,從小到大,父母也把我保護的很好,給我灌輸的總是人性的美好,而且并不想讓家里的不如意去影響我的成長,但是那一次的流淚我卻是清晰的記得,我甚至記得我爸爸臉上的無奈和對生活的絕望,那年我上初二,那年我母親差一些和父親離婚,我們家庭及近破碎,而那天我感覺我自己長大了,也是從那天開始,一直到我大學,我的整個生理意義上的青春期內,我感覺我的青春就是在為了一個目標而活著,為了一口氣而活著,而這口氣不是我的,是我爸爸的。那天感覺一切都很正常,陽光暖暖的,我像往常一樣開心的放學騎車回家吃飯,每天都是這樣,而這天也并沒有什么不一樣,但是這一天一切都不一樣,一切都變了它最初的模樣,從沒有見過爸爸流淚的我,那天突然哽咽著告訴我說是:“我一輩子沒本事,你要好好學習”??吹礁赣H流淚,我有些手足無措,甚至是震驚,我是父親老來得子,那年父親五十多歲了,在我面前,我一直認為父親是超人,是無所不能的,而那天我感到的是天崩地眩,父親流淚了,父親是那么的脆弱,脆弱的像一個孩子,看著父親單薄的身體,滿臉的皺紋和滿頭的白發,我突然意識到父親老了,真的老了,也是在那一刻,我感覺我自己應該快一些成長,家里面唯一的一個男孩子,我應該快些長大,從父親手中接過生活的駕轅,而不是繼續躲在父親營造的溫暖的堡壘之下,我要盡快成為那個鑄造堡壘的人。我并不知道家里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變故,從父親,母親和鄰居的口口相傳中,我漸漸的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從開始對父親心中有些怨恨,漸漸也明白了父親的處境和無奈。
對于我父親的那一代人而言,兄弟幾個是再平常不過了,我父親也是,有一個兄弟。從我記事開始,我便也見慣了兄弟之間因為父母土地,分家鬧的不可開交的事情,甚至大打出手,流血也是常見的事情,而這中間村里我們幾個調皮搗蛋的小鬼來說總是場場必到,作為吃瓜群眾而言,我們也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從兄弟血濃于水的親情,到形同陌路,甚至反目為仇,像極了古時皇帝分家,太子奪位的不擇手段,俗語說,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但是在農村的那個時候,家里每年有人還不能夠一年到頭吃白面的時候,分家的時候能多分一分地,便也可能意味著今年可以吃一年的白面,甚至是可以換些錢來用用,分厘必爭便也顯得是那么的理所應當,而且掙的不止是錢財,還有在村里人家,自己面子和地位的問題,和自己兄弟都是這樣的強勢和不擇手段,那么在村里還哪戶人家不開眼,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想,但是這樣的看法卻是在村中成了大家一種公認的定律,若是兄弟分家,你沒有錙銖必較,大家便認為你沒本事,這樣的情況便也助長了這片地區的這種風氣,但是我從沒有想到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竟然是我父親和我叔叔之間的爭奪。
我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很少和別人發生口角之爭,和別人共事也總是認為,貪些便宜富不了,吃些虧也窮不到哪里去,而我母親卻是覺得應該是我的就是我的,堅決不放,不應該是我的也不要,而我叔叔卻是典型的要殺人立威的人,雖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差別卻是真的很大,因為分土地,叔叔打了我的母親,是奔著把我母親趕走的目的,他的這樣的行為是我不能夠原諒的,即便是現在我也依舊是不能夠原諒他的,最終事情并沒有解決,我爺爺也只好請出家族里的人,事情雖然解決,但是從我母親那里得知是我父親退讓了很多。事情雖然處理了,但是在村里我父親的名聲便也就落了下來,他太沒本事了,媳婦兒被人打,還讓了這么多,太慫了。我是聽不慣這樣的評論的,因為這樣的事情,我記得我和別人打了一次又一次的架。
“我一輩子沒本事,你要好好學習”,父親說了這樣的話,那年我初二,也是我面臨選擇的路口,輟學回家務農,還是繼續讀書,讀書就要讀出個樣子來,而讀書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一件事情,“你爸爸是地主,才剛摘帽子幾年”,“也不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你家祖墳里什么時候冒出了這股青煙來”各種各樣的言論充斥著父親,也充斥在我的周圍,這對我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即便我現在去回想,我也是不能沒有一絲的情緒的波瀾的,在所有人的質疑聲中,我父親堅持讓我讀書,我感激我的父親,我也敬佩我父親的做法,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并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樣的心理,我只知道我讀書不上出個樣來,不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我父親怎么在家里抬起頭來呢?初二的我便對自己說,我選擇繼續讀書,我也一定要上一所好的大學,不為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前程在什么地方,只是為了回報父親的這種做法,為了證明我們家也是可以出來一個大學生的,在這樣心理暗示下,我努力讀書,我加倍學習,為了單純的目標,我摒棄一切雜念,當我終于完成了對于父親的承諾的時候,當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自己一個人躲在田邊的一處麥秸垛的旁邊,把頭埋在土地里,哭的不成樣子。
我一直在想我的青春是個什么樣子,灰色最能代表我青春的顏色,在青春里,我沒有高大的理想,高遠的目標,只是為了那個單純的方向,像蝸牛一樣,踽踽而行著,后來我也讀了很多的書,希望實現青春的自我救贖,但是我一直擺脫不了,擺脫不了青春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