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春,正月,任命曹操世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設置官屬,為副丞相。
三月,曹操派遣司隸校尉鐘繇討伐張魯,命令征西護軍夏侯淵等率領大軍從河東出發,與鐘繇會合。丞相倉曹屬高柔勸曹操說:“大軍向西進發,韓遂、馬超會疑心是襲擊他們,必然互相煽動。應當先安定三輔地區,漢中即可傳檄而定。”曹操不聽。
關中的將領們果然起了疑心,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都起來造反,合起來有十萬人馬,據守潼關。曹操派遣安西將軍曹仁統率諸將抵擋,令他們堅守營寨,不要出戰。命令五官中郎將曹丕留守鄴城,委任奮武將軍程昱協助曹丕處理軍務;任命門下督廣陵人徐宣為左護軍,留在鄴城統率留守部隊;任命樂安人國淵為丞相府的居府長史,負責留守事務。
[點評]
關中這場叛亂有點奇怪,打張魯的話必須借道關中,這樣很容易激起馬超等人的懷疑而造反,高柔規勸曹操的道理,很容易理解,精明的曹操難道不懂嗎?如果他明明知道,卻還是我行我素,那么就是有意為之了。實際上,后人多認為,曹操就是故意要逼反關西軍閥,為名正言順地剿滅他們制造借口。因此可以說,從一開始,曹操就是有預謀的。
秋季,七月,曹操親統大軍,進攻馬超等。許多參預軍務討論的人都說:“函谷關以西的士兵善于使用長矛,不挑選精銳部隊作前鋒,會抵抗不住的。”曹操說:“戰爭的決定權控制在我手中,而不在敵人手中。他們雖然善于使用長矛,我將使他們的長矛無法刺殺,你們只管等著瞧。”
八月,曹操抵達潼關,與馬超等隔著關隘扎營。曹操一邊對馬超軍保持壓力,一邊秘密派遣徐晃、朱靈以步騎兵四千人在蒲阪津渡過黃河,在黃河西岸扎營。
[點評]
曹操聲東擊西:佯攻潼關,吸引馬超重兵防守,而另一支奇兵乘虛渡過黃河,在關中聯軍后方一側投放了先頭部隊。
閏八月,曹操從潼關向北渡過黃河。士兵先過河,曹操單獨與虎賁武士一百余人留在黃河南岸斷后。馬超率領步、騎兵一萬余人前來進攻,箭如雨下,曹操仍坐在折凳上不動。許褚扶曹操上船。船工被流箭射中而死,許褚左手舉起馬鞍來為曹操抵擋亂箭,右手撐船。校尉丁斐,放出曹軍的牛馬為餌,馬超軍大亂,兵士紛紛去搶牛馬,曹操才得以渡過黃河。
曹操大軍就從蒲阪渡過西河,沿河作甬道,向南推進。馬超等退守渭水流入黃河的渭口。曹操于是多設疑兵,暗中用船裝載士兵進入渭水,修造浮橋。夜里,分兵到渭水南岸修筑營壘。馬超等乘夜攻營,被伏兵擊敗。馬超等在渭南駐軍,派遣使者請求割讓黃河以西土地,請求和解。曹操不答應。
[點評]
先是沿西河安全向南推進,然后又偷渡渭水,在“敵占區”建立起根據地。
九月,曹操進軍,全部渡過渭水。馬超等幾次挑戰,但曹操仍然不許應戰。馬超等一再請求割讓土地,并請求送兒子去作人質。賈詡部隊認為可以假裝同意,曹操再問他下一步的策略,賈詡說:“離間他們的聯盟而已。曹操說:“我明白了。”
韓遂請求與曹操相見,曹操與有舊交情,于是兩馬相交,在兩軍陣前聊了半天,沒有一句話說到軍事,只是談論京都的往事與老朋友們,高興時拍手歡笑。當時,馬超等部隊中的關中人與胡人都來圍觀,前后重重疊疊,曹操笑著對他們說:“你們是想來看曹操嗎?我也是一個人,并沒有四只眼兩張嘴,只是智慧多一些罷了。”
會面結束后,馬超等人問韓遂說:“曹操說了些什么?”韓遂說:“沒有說什么。”馬超等有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了一封信,信中圈改涂抹了許多地方,好象是韓遂所改的,馬超等更加懷疑韓遂。
[點評]
利用離間計,使聯軍之間互相懷疑,削弱其戰斗力。
曹操于是與馬超等約定日期,進行會戰。曹操先派輕裝部隊進行挑戰,與馬超等大戰多時,才派遣精銳騎兵進行夾擊,大破馬超等,斬殺成宜、李堪等。韓遂、馬超逃奔涼州,楊秋逃奔安定。
[點評]
采用疲勞戰術后,再集中精銳部隊畢其功于一役。
將領們問曹操說:“開始,敵軍主力據守潼關,渭水以北的道路都空虛無備。但您不從河東進攻馮翊郡,反而屯兵在潼關之下,過了些日子再北渡黃河,是為什么?”
曹操說:“敵軍據守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敵軍就會分兵把守各處渡口,我們便不能渡過西河。我故意以重兵集中在潼關,敵軍就集中力量在南防守潼關,西河的戒備空虛,所以徐晃、朱靈兩位將軍能輕易取得西河。
“然后,我率大軍北渡黃河,敵軍無法與我爭奪西河的原因,就在于兩位將軍已先駐軍在那里了。我們連接車輛,豎起柵欄,修建甬道向南,一方面是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也是向敵人示弱,以為我們很膽小。渡過渭河之后,堅守不出,拒絕交戰,也是為了讓敵人驕傲。所以他們都不修筑營壘,不準備長期作戰,而是要求割地求和。我順著他們的意思,假裝同意,是讓他們安心放松,不做戰備,然后積蓄士卒之力,一舉將他們擊破,這正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法變化,不是固守一個方法。”
當初,關中聯軍的每一部將領率軍來到,曹操都面有喜色,部下將領們詢問緣故,曹操說:“關中地區遼闊廣大,如果他們各自據險堅守,我們征討他們,沒有一兩年平定不了。現在,他們全都集中在一起,人數雖多,但相互不服,軍隊沒主帥,可以一舉消滅,比逐一征討要容易,所以我心中喜悅。”
[點評]
曹操的戰后復盤,精彩至極!
冬,十月,曹操從長安北征楊秋,包圍安定。楊秋投降,恢復他的爵位,讓他招撫流民。
十二月,曹操從安定回師,留夏侯淵屯駐長安。任命議郎張既為京兆尹。張既招懷流民,興復縣邑,百姓都愛戴他。
韓遂、馬超之叛,弘農、馮翊等縣邑都響應,唯獨河東之民沒有二心。曹操與馬超隔著渭河對峙,軍糧一概依賴河東。等到擊破馬超,儲備的軍糧還剩二十萬斛。曹操于是給河東太守杜畿增加俸祿到中二千石。
[點評]
渭南戰役,曹操先是聲東擊西,放棄潼關轉戰蒲阪津、渭水;隨后又利用關中聯軍內部松散的弱點,成功實行離間計;在渭南決戰的時候,曹操將敵人削弱到低谷的時候,然后再突然派出自己的精銳騎兵一錘定音。
這場戰役充分反映了曹操用兵如神的高超戰爭指揮藝術,曹操是給《孫子兵法》做批注的第一人,對兵法的研究深有心得。渭南之戰也是曹操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成功戰例之一,被后世所推崇備至。
渭南之戰是曹操在北方親自指揮的最后一戰,這一戰勝利之后,曹操徹底控制了關中地區,將三輔納入了自己的直屬勢力范圍內,并且還重創了馬超和韓遂等西部諸侯,為后來夏侯淵平定涼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