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路去上班,路上反復聽了多遍笑來老師的《選擇方法論》,感覺受益匪淺,原來我們絕大多數人并沒有選擇能力,而至為可笑的一點是這種能力居然是可以后天習得的。今天我就早晨聽笑來老師的課程和自己的一些感悟寫下來,一為審視防微杜漸,二為鍛煉和提升選擇能力找方法、找屬于自己的節奏。
書中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添加必要的條件、絕大多數面對重大事情毫無選擇能力、選擇的方法論。
? ? ? ? ? ? ? ? ? ? ? ? ? ①
? ? ? ? ? 【添加必要的條件】
“添加”、“必要的”、“條件”。
選擇其實就是添加必要的條件,而這種必要條件的添加依賴于自身的價值觀而定,也就是價值觀決定了必要條件的選擇。
亞馬遜選擇書作為進軍電商的第一商品的也是經過了團隊的一番深思熟慮,同時也符合創業內容的三大要素“剛需”、“高頻”、“市場大”。亞馬遜董事杰夫.貝索斯在一次私下分享中曾說到,之初在選擇什么作為第一商品時,有以下幾個考量:
1.商品需要市場足夠大。
2.選擇的商品品類有足夠的成長性。
3.有足夠的復購率。
4.這件商品無售后或基本無需售后。
而,書無疑貼切滿足以上四個條件。
笑來老師也說,他在后來與很多創業人談創業項目時,都會問到以下幾個問題,而從中不僅可以看出創業者的前期的調研和思考,更能看到這個項目它本身所蘊藏的潛力。這幾個問題是:
1.都說創業項目要滿足“剛需”、“高頻”、“市場大”三個原則,你怎么看?
2.你覺得你的項目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嗎?
3.如果你覺得你的項目不滿足以上三個條件,你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一般來說,十分鐘不到的對話總會有非同尋常的收獲,而如果在后續驗證過程中,真在什么地方存在疑慮的話,那一定是這十分鐘不到的對話中遺漏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 ? ? ? ? ? ? ? ? ? ? ? ? ②
【絕大多數人面對選擇毫無能力】
絕大多數的人都一樣,面對選擇毫無能力。我們人生中的重大選擇無非就是那么多,選擇上什么大學和什么專業?畢業后選擇什么樣的工作?選擇和什么樣的人結婚?舉個例子,之所以有很多人能夠剩下來,究其原因是選擇的條件過于苛刻,可是他的條件真的很高嗎?長得不能太差吧!學歷不能太低吧!收入不能太差吧!等等,而這所有的近乎1/3夾在一起能夠遇到中意那人的幾率不足4‰,而一個人一生中可能了解的人不足150個,要成就這4‰的概率,需要好多少輩子才能夠實現,這還不包括對方也在挑,那不剩下來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而相反,哪些沒有剩下來的,感覺這事情挺容易的,因為他只關注了最重要的哪一點“必要條件”。
? ? ? ? ? ? ? ? ? ? ? ? ? ③
? ? ? ? ? ? ? 【選擇方法論】
開始之初,請找到一本厚實的記錄本,而在這本記錄本中,需要記錄自己做沒件選擇時必要條件的添加,具體方法如下。
1.羅列這件事選擇時添加的必要條件,不要羅列太多,相信多即是無這個道理。
2.給羅列出來的條件打分,分值為1-5分。
3.給打了分的條件標注0、1,有必要為1,沒必要為0。
4.第二天,重新花半小時審視這個必要條件添加,看看有沒有出入。
利用上述四個步驟,雖然不能迅速提高選擇能力,但長此以往,累積下來的效果不菲,一是會逐步更加明了自己的價值觀,不自覺地加入到選擇的過程中;二是越選擇越有正確性。
總結一下,選擇能力是可以鍛煉的,而必要條件的選擇是可以成為一種順其自然的內化力的,而前提是刻意學習的能力。
END
每天進步一點點,積累帶來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