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個教育學書籍上的一個觀點:雙手的創造性勞動是激發智力才能的強大刺激。人的大腦里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雙手的精細動作才能被激發活躍起來。如果在童年和少年時期,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么它們就永遠也不會覺醒了。比如讓兒童學習用紙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細的圖畫,這種手工勞動能激發智力才能的發展。
? ?哲學上講的認識源于實踐跟這個教育學觀點是相吻合的,所以從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上面講的雙手的創造性勞動能刺激智力才能活躍發展是正確的。
? 看了這個教育學觀點,我就在回顧反思我從小到大的教育歷程,發現我的受教育經歷竟然是基本違背上面講的教育觀點的。這樣對我產生的消極影響有:沒有足夠有效的雙手勞動,我對于一切事物的認識是膚淺的,我頭腦里的知識體系是死記硬背式的,不僅學的時候費勁,效率極低,而且學完以后這些知識是僵的死的,不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恰當的運用。這是由于家庭和學校都認為犧牲動手實踐的時間以保全腦力勞動的時間充裕,這樣學生在學業上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為了所謂的分數不遵循人的智力發展規律,阻礙了人的智力發展,使人的思維活躍不起來,甚至對腦力勞動產生了深深的厭惡,這對人的長遠發展不利。
? 基于自己的經驗教訓,我在自己孩子身上不能重蹈覆轍,力求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做到是:重視雙手的創造性勞動在發展孩子智力方面的重要地位,并且創造條件讓孩子適當地多做一些創造性的手工勞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