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律,這個詞被我發現是在兩年前。后來經常發現‘自律’頻頻出現在我的視野。它是不是非得我扯上那么一點點關系。
它讓我覺得它是跟成功站同一戰豪的,有了它可能離成功就近一點。你如果不自律,好像你的生活,你的事業,你的家庭,包括你的情緒都將會一塌糊涂。
我也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那首先我就要養成自律的習慣。我沒有成功,是不是因為我不夠自律?我不知道人們對成功的定義是什么?我曾經想的成功是我要有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我一定要賺足夠多的錢來養老。
兩年前的一天,我加入了一個和我同樣學美學的同學辦的演講訓練班營,是在手機聽課的微信群里聽課的那種微信。學費3900元(我記得是這個數字,約4000元),時間49天。
我照著里面的課程按部就班的學習。在開始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里,我還覺蠻有勁的,也跟著老師的要求定每天,每星期,每月,每年的時間計劃表。
后來余下的課程,于我不亞于特種兵受訓。我真真是適應不了這么理智嚴坷的生活,每天都活在要求自律,嚴格要求自己不浪費每分每秒。
我的腦袋像是一個被堵住不能冒氣的高壓鍋。終于挨到49天結束,我不亞于跑馬拉松,累得脫了幾層皮,也沒有學到對我工作有用的內容,人反而越發焦慮,這課成了我的一個惡夢。直到今年,不自律不成功的惡夢終醒。
02
那種過于自律的生活并不適合我。我是個隨性的人,精力也大不如年青時。我要的是我能開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才是我的生活。
我要重新定義成功,我不要你們眼里的那種成功,我現在要的成功是該努力時努力,該放松時放松,該發呆時就發呆。
所以我不能夠做一個自律的人,當我開始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我自己都害怕。后來6月份來了簡書后,才知道不用害怕自己是一個不自律的人。因為一個不自律的人已在簡書日更30天了。
2018年6月4號那天我重新來到簡書的時候,當時跟自己說:我要堅持30天日更。說一句話是很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特別對于我這種沒有自律性的人來說,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我在簡書發的第一篇詩歌的時候,足以證明我是懶癌又犯了。寫詩歌是一種心情,也就是說心情比較激動,情緒比較豐富的時候,我偶爾會寫那種分行的字。
那今年我沒有這樣的心情,我的心情一直是很平靜的,所以我寫不出分行的字,那么我發在分行的字就是我來簡書前寫的。
之前說好的日更,打退堂鼓了,我沒有每天寫了;我懶癌犯了,沒有按時日更了,我拿之前的詩歌來湊數。我4號來到簡書,10號就發了第一篇詩歌《風把田土片成條》。
后來連續發了五篇詩歌后,我發現我的情緒跟我未來的這種要堅定走下去的決心已經偏離了。
我又逼著自己再回到簡書來,逼著自己再坐下來寫,坐冷板凳,坐下來寫,用指頭想象著是抽出一支筆來寫。沒有所謂的靈感,我寫得很辛苦,總算是堅持打出一篇文章了<<讀<五百年來王陽明>知寂寞>>。
03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自律的人,我怕沒有一點點壓力,我堅持不下去。剛好在簡書上看到一條推送官方日更的,當時看到這條信息我有所抗拒的,我怕我做不到,沒有加入。
我是了解我自己的,我這個人一旦壓力大的話,我是會干脆耍賴躺在地上打滾。若一點壓力都沒有的話,我是會輕松得一天到晚睡大覺。
那么在這壓力與不壓力之間,我只要求你們這些愛我的人,給我兩分的壓力就好了,就給我兩分的壓力。這樣讓我不至于躺在床上睡大覺,也不至于在地上打滾。
后來我看了那個日更群的規則,說是超過300字就可以了。說實話300字我隨便嘰里呱啦的說上幾句話就夠300字。我確定這個對我是沒有難度的,我確定。21號我就點到那個日更加入開始發文章。
這樣日更發了五天后,我知道能適應這個300字的啦。回看日更下面還有一個微信群,剛開始沒有加,乃怕那個群管理給出的壓力會超過兩分。
有了這五天的適應了,我曉得我可以入群了,所以第六天我加入微信日更群,寫了第一篇作業《與孤獨為友》。
我自己是想要借助這個日更微信群的壓力,來促使我讓堅持成為一個習慣,每天堅持最少寫500字,讓它成為一個習慣。我知道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于我這種懶慣,隨性慣的人來說,我覺得我的這個習慣的養成最少要半年吧。
這個日更群讓我這個飄飛的思想有如抓住了一條繩子,圍著它繞圈圈。而這條繩子一直在向伸長,往高空攀爬,向云端攀爬,就像是一把梯子。我不會再像以前隨性地在圈外滾來滾去攀來攀去,我會照著這把梯子一步一步的向云端爬去。
SO,我的自律就是要以自已感覺舒適的樣子去一件事,讓寫字成為一種習慣,讓日更成為一種習慣,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