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于我由來已久。我是一個孤獨的人,我不視孤獨如洪水猛獸,我視它為朋友。
今天是加入簡書日更群的第一天,群管布置寫作的主題是:孤獨。寫一篇關于孤獨的文章,體栽不限。來簡書日更24天了,一直是想到什么寫什么,隨性寫的。看著群管的作業,我一下呆了,真不知從何寫起。不會寫命題作文是不是我水平還太差,抑或我只是一個懂得自言自語的人。喜歡自言自語的人是不是一個孤獨患者?
那孤獨的定義是什么?很好笑對不?一個常常把孤獨掛在嘴邊的人,這會兒要我說出‘子卯寅丑’,我瞬間又得失語。我不知道這篇孤獨的文章要從何下手,遂找度娘幫忙。
我寄希望于從她老人家那尋得一蛛絲馬跡,灌入我頂,好讓我這無米為炊的婦人窺得一絲天機。度娘云孤獨乃:1.幼而無父和老而無子的人2.孤立無所依附3.獨自一個人;孤單4.不合群;不喜歡跟人來往 。
1和2對不得我號,入不得我座。待俺依3,4說說我孤獨之癥候。孩子上了大學,老公出國創業,于是我就成為一個孤單的人。我獨自一個人住在一棟公寓的頂層,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晴天的時候,我一個人到公園去散步;雨天,我在家跟自己說話。
幫我做衛生的易姐,一周來兩次。她來,我偶而會跟她聊聊天,在我不工作時。她常說“老板娘,你一個人怎么呆得住呀,多無聊呀,換作是我,半天就受不了。我就得趕緊出去找人說話。”
我說不會無聊呀,一天到晚的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買的書都還沒時間看呢,怎么會無聊呢?為什么一個人生活,別人看你很無聊,我作為當事人從沒感覺無聊,是因為我的精神有地寄托嗎?
定是。我一個人時,做一個人能做的活,如聽歌,看書,逛街看風景,逛商場看美衣。用我喜歡的方式裝滿靈魂的空間,看日子靜靜流淌。這一年多來,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樣獨自一個人生活,喜歡這種一個人的孤獨。
紀伯倫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不可否認,我也會有憂愁,我的憂愁來源于我血液中的抑郁質,使得我從小到到大都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我也有我的精神密友,我把我自言自語的話寫了下來。這讓我越發過得充實有意義,憂愁也暫離我遠去。
我喜歡,并不代表別人也喜歡我這種生活。我不喜歡去參加聚會,我推托應酬。甚少出現在兩人一伙,三人一堆的人群中,那樣的時間于我是一種浪費,生命的浪費。于是,我慢慢成了一個不合群的人,成了一個他人眼里孤僻的人。
去年十月,好朋友說:你是一個孤僻的人,你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說我孤獨,我沒話說;說我孤僻,我不認同。孤僻在我的印象中是長著一張貶義的臉,是負向的,而我不是。
我試著走出我原來的那種自認為舒適的圈,試著往熱鬧的地方蹭,去和張家大媽,李家大姐交往。和她們在一起聊天,聊她家買了幾套房,女兒考了第幾名,聊白菜降價了,豬肉漲價了。
在一段時間,我在這樣的圈中去學著八面玲瓏的話術,學和人家打成一片,過一天聽不到一句真話的應酬。看著大家好像很喜悅,氣氛很融洽。我反而生出一股荒涼,我感到我的生命的影子在加速走向死亡。我根本就不是屬于這星球,這里沒有我快樂的泉源。
我獨居我不無聊,為什么的在人多的喧鬧群,我無聊至級?為什么要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用來聽他們談他們房子有幾套,買了車有幾輛,那孩子考哪所學校,兒子得到什么表揚?這些跟我的未來有幾毛錢的關系,跟我的靈性成長有毛幫助?
據說不合群的人是不被理解的,凡被理解的人都是平庸的。我不能說我是不平庸的,可我回到我的不合群。我舒服的樣子是看我每天喝茶,聽歌,讀書,寫字。我不需要做你們喜歡的合群的我,我喜歡做孤獨的自己。我享受與孤獨為友的時光,在孤獨中思考我的未來,了以慰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