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思維導圖拆解10W+文章《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本文可歸類為自媒體寫作的“故事+金句+論述”框架,至少有3個地方值得借鑒:
標題醒目
捅破最后一層窗戶紙,“焦慮、雞肋、風險、機會”,像是讀者肚子里的蛔蟲一樣,通過標題直接點明讀者內心的疑問和追尋的答案。
故事切入
不是生硬的說理,而是在論述的每一部分都列舉身邊朋友的案例,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像多年的老友一樣,娓娓道來,引發共鳴。
金句頻出
本文簡直就是用金句堆砌而成的,想不記住都難。個個擊中讀者內心的痛點,10W+轉發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了。
二、和弗蘭克學寫作,我收獲的幾點改變(框架)
故事引入(自身經歷):焦慮新常態
國企機關工作17年,在互聯網自媒體時代,內心的迷茫和彷徨。
明確了目標(why):為什么要學寫作
觀點:回歸初心,斷舍離。
金句:勿忘初心,方得始終。擺脫焦慮,選擇放棄。
例子:給寫作設定多個價值意義。
明白了方法(how):如何持續輸出作品
觀點:找到有成就感的事件,在寫作的道路上,不斷精進。
金句:一波三折是所有寫作框架的核心。微習慣,小到不可能失敗。
例子:彭小六的故事。
開始了行動(what): 具體是怎么做的
觀點:主動收集、主動整理、主動輸出。像鍛煉肌肉一樣鍛煉大腦。
金句:擺脫『思考癌』,用行動解決一切。以終為始,用輸出倒逼輸入。
例子:整理衣柜的心得。
三、課后作業的設計思路
通過思維導圖,梳理作者的寫作框架,拆解背后的行文思路,借鑒過來,馬上為我所用。不得不佩服弗蘭克老師課后作業設計之精妙。這門課,我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