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無用?張雪峰《演說家》怒懟:你不是500強!

考研名師張雪峰又一次成為了全民熱搜,這一次不是因為火星情報局,或者是考研段子而是以為他在一檔節目中的表現……

在8月3日播出的《演說家》節目中,張雪峰老師針對考研重不重要和節目嘉賓“懟”了起來,在網絡上引起了一波關于學歷的討論。

張雪峰演講中很明確地提出了他的觀點:考研不是唯一出路,但對于沒資源、沒背景的普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改變命運的途徑。他還以他的家鄉齊齊哈爾作為例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在今年九、十月份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么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大學去招聘,你再到北京一個學校看看什么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目嘉賓馬丁非常不認同張雪峰的考研觀點。他認為,人生的路有很多,考研只是其中的一條,并且只是很普通的一條,最好的路就是好好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馬丁試圖用“自己公司的員工都不是名校畢業”為例,反駁張雪峰“名校畢業生更好找工作”的觀點。

張雪峰直說了一句話:“因為你不是500強

中國學生還常喝這樣一碗雞湯:大學生都在給初中同學打工,小學畢業的都給博士當老板了——所以,學歷高沒用,將來給人打工妥妥的。

考不上大學也沒關系,將來總會成為管理界的奇才。

你看馬云的學歷也不高呀,劉強東不一樣要和馬云爭互聯網天下嗎?

網上之前還有一份勵志雞湯: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棠、王云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名單:李漁、洪昇、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但現在默默無聞。后者落榜,但都流傳千古。結論是:成功和學歷并沒有半毛錢關系。

今年北京市高考狀元“現在的狀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這種。”的電視采訪,更是把這一話題推向高潮。一句:“現在的狀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有些人從中看出來階級固化、寒門改變自身命運無望,其實這恰恰說明了學歷的重要性,沒有知識是改變不了命運的。對于寒門來說想要改變自身命運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

《平民上名校:哈佛學生對美國教育的思考》在跨文化的開闊視野下,用大量真實的經歷、嚴謹的數據和深入的思考給大家呈現多元的文化碰撞,相信讀后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

申夢晗

現為日本早稻田大學助理教授。初、高中分別在中國、美國就讀,大學畢業于美國七姐妹學院之一的布林茅爾學院,取得了經濟與數學雙學士學位,后取得哈佛大學國際教育政策專業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教育與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東京大學經濟系特聘研究員。美國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她關注的方向。在本書中,她從自己的實際經歷出發,結合專業知識與zui新研究成果,用講故事的方式闡釋美國大學教育的精華。此外,她也投身于公益活動中,2007年她與朋友創辦了毅恒摯友計劃,通過舉辦夏令營等方式,為中國農村學生帶來了美國人文與素質教育的課程。

方士心

高中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大學畢業于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取得經濟學和心理學雙學士學位。2010年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與人類發展學碩士。哈佛大學畢業后,她在福特漢姆大學的應用發展心理學就讀,于2014年取得了應用發展心理學碩士學位,現為該專業博士。方士心多年從事跨文化與跨種族家庭教育的比對研究。參與過哈佛大學、紐約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跨文化家庭教育科研項目,博士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美幼兒和中小學教育對比研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