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準備買本本子記錄孕期的那些鎖事及感觸的,當我提出想再買本日記本時被張爸一口否決,家里那么多本子空著又要買。額,然后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好吧我是個文具控尤愛買本子,但張爸無疑很小氣啦。于是關于孕期的記錄以各種理由一托再托:電腦有輻射啦,今天太累啦,沒心情啦,空氣不好拉......想找理由總會發現n個理由在那等著,一直記得有這么一件事,卻一直任由時間一天天過。
直到,一數日子,今天已經算是第十五周了,離上次體檢已經過了兩周,再過兩周又要進行第二次體檢了。上次體檢說缺鉀,醫生讓每天吃四個香蕉,天吶四個香蕉?現在吃到第二個香蕉往往就吐了,貌似香蕉對腸胃不是那么友好。這幾天老是頭疼,昨天頭疼了一天,本來去圖書館看書的,頭疼加疲憊就在桌上趴了一天,不知道是不是缺鉀引起的。第十五周是要著重補碘了吧,紫菜蛋湯或海帶好久沒有吃了,每周著重補的東西還不一樣像趕場似的,一不留意那一周就唰的過了,啥都沒補。
吃的東西,最近總算還能吃下些,比上個月好點,不過肉類的也不咋經常吃,雞蛋倒是天天有。張爸的廚藝是需要看心情的,有朋友來時想表現下,就超常發揮,煮的菜無論從菜色還是味好的都讓人懷疑不是他煮的。沒朋友來時就看他那天的味覺需要了,覺得辣點味道才正,于是就有了超辣藕片,覺得要豐富下味蕾,于是就有了加了五香粉的南瓜絲;還得看材料是否符合他的想象,以為辣椒不辣的,于是就放了兩個,兩盤菜都辣得下不了筷子了。
除了我被房間的各種氣味折騰得如墜地獄般,張爸也被我折騰的夠嗆的。對洗衣服味道敏感,對廚房各種味道敏感,于是張爸接手了所有的家務活。洗衣服有洗衣機,衛生不經常搞,關鍵還是做飯比較麻煩,好不容易張羅好了菜,有些不對我的胃口還被我挑剔:辣椒放多啦,這些調料我不能吃,這個菜怎么能放醋呢,吃不下不想吃......這時張爸就會特煩:立志創業當老板的俺,這每天忙的都是啥事呀?
以前覺得找個能給自己做飯菜的老公挺好的,現在覺得所有事情還是靠自己為好。張爸每天幫我做飯,自然是難為他了,已經算不錯了,卻也意味著我得接受那些口味,現在基本上已經挺好了,除了攪和成一團的拌面,每次吃都是一個味道——不好吃。如果自己喜歡做菜,那多好呀,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做的美味佳肴。即使只要有個不充斥的各種奇怪味道的廚房,我也是能給自己做些好吃的的。
不想去折騰任何人,不想去折騰張爸的。所以當朋友做的菜放了調料多了,我吃了吐,之后張爸問我想吃啥,他去弄,我也只是讓他幫熱了個粥,還是又折騰他了,結果吃了之后又吐了。不想折騰爸媽,所以即使感覺現在因氣味敏感,待在現住的地方每天都是煎熬,還是猶豫著是否回家。不過現在的選擇是,要么麻煩張爸,要么麻煩我爸媽,張爸有一定義務,我爸媽就沒這個義務啦。內心深處真心希望,我爸媽能樂意我現在回家,那樣就不用忍受這里種種難聞的氣味啦,還有我爸媽做的美味飯菜。至少給我個空氣清新點的住處吧,即使我自己做吃的,也是好的,只求能自由呼吸,多么簡單而奢侈的愿望。
寶寶還算挺乖的,一點不挑食,愛吃青菜,肉也能吃,氣味敏感還是因為我之前就對空氣流通要求比較高的原因。而我這幾個月沒好好注意營養也沒好好注意休息沒好好關注心情,每天待的地方還有著木地板的氣味、櫥柜的味道、燒烤的味道,整日擔心著空氣是否有污染。有時會擔心寶寶是否在健康成長著,對寶寶最好的選擇還是回我家吧,環境好,營養也能跟得上。只是還是有各種顧慮,是否會加重我爸媽的負擔,是否會被鄰居說閑話,張爸是否樂意。所以還是在猶豫著,繼續維持著對自己,對寶寶不是最好的現狀。
我是多么想回去呀,回到那個我出生的故鄉,我生活多年的家。當一走進臥室聞到木制窗臺味道的時候,當一走進廚房聞到櫥柜門的味道及冰箱味道的時候,當坐在客廳聞到木地板的味道及被水泡過的鋁合窗的味道的時候,當睡覺時聞到窗外飄來燒烤味道的時候,我都在想著回家吧,家里的空氣多好,回家吧。
張爸說:你回家了,我一個人在這咋辦?還要經常去你家,來回車費就不少。雖然他已經被我折騰的每每抓狂了。我爸媽說:等你到放產假了就可以經常回來了,要不媽休一個月假來幫你做飯,現在辭掉工作不就沒有之后的假期不就虧了。
一個不夠獨立也不夠強勢的人就是這么麻煩。夠獨立,我就直接網上仔細找個環境好空氣好的住處,花錢找人把生活用品搬過去了,張爸是一起過去還是繼續弄青旅隨他便。夠強勢,我就硬拉著張爸換地方,一次不好換兩次,不理他萬一換了你又覺得有問題的理由;要不直接和爸媽說我要回家,錢乃身外之物以后再掙也不遲,每個月付些生活費彌補些愧疚,完全不管鄰居的看法。
想來想去導致目前現狀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我沒存多少私房錢,張爸也沒存,自己手頭緊,剝削張爸的也沒得剝削,沒錢就難以任性。所以等生完寶寶后,除了要好好教育寶寶從小學會掙錢之外,自己也要做好榜樣,好好掙錢。不,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想想掙錢的事情,早日掙到錢,就能擺脫現狀,就能回家了,可以任性的對爸媽說:即使在家,我也能掙到錢啦,工作啥的不用太在意。
另,昨天站鋒家的寶寶出生了。站鋒先是發了張產房照片,很有氛圍,想像著一位父親在產房外面著急等待的情形及一位母親正在辛苦生產的場景。之后又發了條喜訊,從進產房到出生三個多小時的事情算是短的吧,之前看帖子上十多個小時的真是太恐怖了。今早,大雁發了條昨晚情形的描述,從七點多每隔一分鐘痛的嚎叫一次,一直到十一點,期間痛得受不了對醫生說,你把我敲暈吧,醫生說,看著你這樣我自己都想暈。從描述看確實辛苦,但還是透著些幽默的味道,昨晚生今早就能早起發微信,這樣的精神狀態也是不錯的。總的來看,感受到的還是比較正能量的,痛是肯定很痛的,順順利利的不折騰,母子平安,不用太長時間,遇見好的醫生和護士,就算不錯了。他們家的寶寶也是個男孩,靜語家也是。以前一起玩的互友小伙伴中,今年已知的是出生四位寶寶,已經出生兩位啦,都是男孩,接下來的兩位會是我家的還有老大家的。接下來兩位寶寶將是男女各一,或兩男或兩女?不管啥性別,想著以后去上海相聚,可以讓四位寶寶坐在一起拍照,大小不一,還是蠻有意思的。以后約伴旅行、打架啥的都是可以的,發展或友誼或愛情,我們這些家長也是樂見其成的。
在網上看到的帖子各種恐怖,有醫生護士不管甚至還罵的,有折騰一宿的,有順著順著被拉去剖的,有孩子出生還未見就被送進新生兒科的......網上的帖子一篇篇看來,全是媽媽們的血淚呀,所有的尊嚴與意愿在最虛弱的時候被剝奪了,掌握在別人之手。
此外還有懷孕時各種可能出現的現象,三個月前可能停胎,于是媽媽們有反應時痛苦,沒反應時又擔心胎停,真是糾結的心理,寧愿還是有反應吧,只要寶寶健康就好。三個月之后是NT、唐篩、排畸......一路檢查,很有過五關斬六將之感,媽媽們始終懸著一顆心,爸爸們未必都了解這些名字,但都得懸著錢包。最近因為頭痛,還知道一個新名詞:子癇,之前驗尿時有蛋白尿,所以趕緊去查了下血壓,還好不高,否則又擔心了。子癇也是種很恐怖的病呀,對孩子和母親同時有著嚴重傷害。
與同是孕媽的海燕聊了下,她是玩手機看電腦會吐,這反應雖說有時會覺得有些無聊,但還是比對氣味敏感好上太多了,還可以忙里偷下閑。老大給她做豆腐魚頭湯,被她小小的抱怨了下,但看著很滋補哦,補鈣呀,感覺老大好用心,做時估計查了下營養食譜啥的吧。張爸完全對營養沒概念,也沒去查過,就問我想吃啥,我想吃的未必會做,想吃咸菜辣串也不給吃。除了上次在導游的建議下做的鱸魚,其他就沒有滋補這個概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