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事兒挺多,情緒、身體乃至文字的感覺都不太美好。簡書仍每日必看,但自問心似水上漂,少了許多往常的愉悅。我在想,歇歇也可以的,是為了更明快地出發,就這樣和同困頓于此的簡友互相勉勵著。
簡書各專題的征文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這有點像學生時代的命題作文,主編發布主題,各路文林高手紛紛展開絕世筆力,如百花齊放般繁榮。第一次參加征文竟然是“奇思妙想”的“我變成了一只動物”,腦洞離奇大開的我,讓自己穿越到蛇界,文章被收入且推了首頁,此后我的腦洞又毫無理由地再也閃爍不出一星火花,只好隔岸觀“火”矣。
眼下還有不少想寫的素材不夠精力和感覺去完成,對征文活動的參與心有余而力不足,身為醫者連健康養生的征文都放棄了。可是心里記掛著一件事兒,簡書這回的征文有關社群,不管如何,我必須得交篇作業,以報此番知遇之恩。
偶遇簡書便鐘情。2016年5月26日嘗試著第一次投稿,是關于《孽子》的讀書筆記,被《讀書》專題收入,那種小興奮想必大家都懂。至9月9日共發文70篇,其中被首頁收入11篇,合計寫了13萬余字,收獲200多粉絲,900多喜歡。單篇閱讀量從幾十逐步上升到二三百,最近居然有一篇近3000,于我算是創紀錄了。雖然只是大咖們的鳳毛麟角,也都是自己一磚一瓦砌起來的,簡書里我沒有一個生活中的熟人,這些數字讓人很有成就感。行事一向虎頭蛇尾的我為何能堅持下來,咱們簡書的社群功不可沒!
我的第三篇文是一場演唱會的觀感,被《散文》專題收入后,主編秀玲將我拉進了散文微信群。初來乍到我有些忐忑,以前只有工作、家人、同學等不多的幾個群,這種寫作者云集的社群從未接觸過。后來發現里面多是與我一般愛好文字的,難得的是還有非常厲害的簽約作者,雖然交流不多,但能和他們一起混,已經與有榮焉。何況其實他們都很謙遜,不吝于為小白的我們指點迷津加油鼓勁。
隨著發文的增多,又陸續進了其他各種群,數了數居然有13個之多。這些群有的是與我文章的風格和內容相關,如“散文”、“短篇小說”、“婚姻育兒”、“讀書”。有些是自己感興趣但尚未到下筆行文的水平,所以常在里面汲取些比較專業的養分,如“歷史”、“人物”、“談寫作”。還有一些自己也不知怎么進來的,像“哲思”、“心理”、“教育”,我完全是瞎子摸象,也就涎著臉在里面混。
這里不得不說說散文群。
生性散漫的我隨筆寫得最多,70篇文有42篇被《散文》專題收入,相信今后這個數字的增長仍會大大高于其它領域。主編秀玲可以說是我的引路人,而她的垂憐也使我對自己的文字前所未有的自信起來。幸虧她是個女孩,是個年輕女孩,不然我擔心自己下面一段會寫成情書,雖然已很久沒寫情書了。
秀玲這個名字,就像小時班上的麗娟、曉萍那么普通而平近,是同桌的伙伴,是鄰家的女孩,首先心理上讓人自然接受并感覺安全。我想這一點對素未謀面只能通過手機交流的社區群眾挺重要,就像有的人莫名讓你心生歡喜,有的人無端令你抗拒疏離。
我曾想象過她的模樣,不知為何,第一反應竟是那位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似乎她就應該有那么一雙清澈的眼睛,應該是那樣娟秀的臉龐和天真的童花頭,當然應該是青春版的,可是我又想象不出這兩者結合起來該是什么模樣。如果她終于肯在群里爆照的話,我就有機會知道自己的第六感有幾分準確。
秀玲很細膩。你文字里的柔軟與力量她都能感覺出,也不吝贊許與安慰。我常常想,因為讀懂才欣賞,因為欣賞而憐惜,或許,她與你,與我,是可以共通互融的,而這份懂得,跨越性別、年齡、環境,只任由著心去找尋共振的頻率。
秀玲有時也無情。無視群規發外鏈者一律踢無赦,也理解她的鐵面,不祭殺威棒,如何立綱常?我從小就是個好孩子,最聽老師和領導的話,只是免不了替他人著急,興沖沖剛進來還沒覺出味兒便慘遭驅逐,不會因此對簡書有所詬病吧?
秀玲話不多,但她似乎一直在永遠在。平時大家怎么熱鬧她也沒空參與,都在忙著審稿,但你只要有事@她,便會現身答疑解惑。這時她又不是鄰家女孩,像一位內心熱情卻不茍言笑的班主任,她的嚴肅是刻意的,若是把這幫學生寵得出格無狀,隊伍便不好帶了。
在文字上沒有多少慧根,那些大神所言搭好框架構思成熟30分鐘1500字于我簡直是《星際迷航》里的飛船,只聽說過沒坐過。愚笨的我為這些字已經耗了兩個鐘頭,所以基本上業余時間都是在想想想,寫寫寫,沒有精力在群里多參與討論,有空便看看推薦的文章,自己的文也常常是完成了便往群里一丟,就像擱自己家里似的那么放心。有時連文章是被哪位善良的主編推薦首頁也不知,感謝都無法傳達一句。想想這些不禮貌真覺得不好意思。
這是一塊讓我很有歸屬感的天地。幾乎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會鏈接到此,父愛母恩在這里鋪陳,青澀歲月在這里回放,兒子的點滴成長在這里記錄,不深刻的讀書感悟,甚至那些回車斷行自以為的詩都不怯于在這兒露個臉。
在這里我還認識了不少良師益友,他們的勤奮與才華讓人欽佩并自覺靠攏。我們是每一個孤獨著與文字起舞的個體,又是一群以文為眼觀心喝彩的同道,有著相洽的性情,干凈的心靈,和執著的筆。
這里有喜歡的文字,可愛可敬的人,漫漫逸致,散散閑情,我在這里,你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