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變量與變量分類
變量命名規則
- 變量名必須以字母或下劃線打頭,名字中間只能由字母、數字和下劃線組成
- 變量名的長度不得超過255個字符
- 變量名在有效的范圍內必須是唯一的
- 在Bash中,變量的默認類型都是字符串型
分類
- 用戶自定義變量。
- 環境變量:這種變量中主要保存的是和操作系統相關的數據。變量可以自定義,但是對系統生效的環境變量名和變量作用是固定的。
- 未知參數變量:這種變量主要是用來向腳本當中傳遞參數或數據的,變量名不能自定義,變量作用是固定的。
- 預定義變量:是Bash中已經定義好的變量,變量名不能自定義,變量作用也是固定的。
用戶自定義變量
變量定義
# 等號左右不允許包含空格,變量值中含有空格必須用 ""括起來
變量名=變量值
例:x=5
例:name="zhand danyang "
變量調用
# 變量調用
echo $變量名
例:echo $x
例:echo $name
變量疊加
# 變量疊加使用 "$變量名" 或者 ${變量名}
例:x="$x"456
例:x=${x}456
求和: echo $((10+20))
變量查看
# 查詢系統內所有變量
set
選項:
-u 如果沒有設定該選項,調用未聲明變量時會報錯(默認無任何提示)
變量刪除
# 刪除變量,不加$
unset 變量名
例:unset name
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是全局變量,自定義變量是局部變量
對系統生效的環境變量名和變量作用是固定的。
設置環境變量
export 變量名=變量值
或
變量名=變量值
export 變量名
查看環境變量
# 查詢所有變量
set
# 查看環境變量
env
刪除環境變量
# 刪除變量,不加$
unset 變量名
子shell刪除父shell定義的變量之后再exit退回父shell,被刪除的環境變量x還會存在
常用環境變量
HOSTNAME:主機名
SHELL:當前的shell
TERM:終端環境
HISTISIZE:歷史命令條數
SSH_CLIENT:當前操作環境是用ssh連接的,這里記錄客戶端ip
SSH_TTY:ssh連接的終端,例如pts/0
USER:當前登錄的用戶
PATH 環境變量
PATH變量:系統查找命令的路徑
# 查看PATH環境變量
echo $PATH
# 增加PATH變量的值
PATH="$PATH":/root/sh
PS1 環境變量
PS1變量:命令提示符設置
\d:顯示日期,格式為"星期 月 日"
\h:主機名的簡稱
\H:顯示完整的主機名。如默認主機名"localhost.localdomain"
\t:顯示24小時進制時間,格式為"HH:MM:SS"
\A:顯示24小時制時間,格式為"HH:MM"
\u:顯示當前用戶名
\w:顯示當前所在目錄的完整名稱
\W:顯示當前所在目錄的最后一個目錄
\$:提示符。如果是root用戶會顯示提示符為"#",如果是普通用戶會顯示提示符為"$"
\#:命令編號(只要您鍵入內容,它就會在每次提示時累加)
# 例如,注意使用單引號,測試中雙引號無法使得\$在root用戶下變為#
[root@zdy-centos 15:28 #68]$ PS1='[\u@\h \A #\#]\$ '
PS2 環境變量
使用 \ 換行輸入命令時出現的換行符,默認為 >
語系變量
# 當前語系查詢
locale
內容如下:
LANG=zh_CN.UTF-8
LC_CTYPE="zh_CN.UTF-8"
LC_NUMERIC="zh_CN.UTF-8"
LC_TIME="zh_CN.UTF-8"
LC_COLLATE="zh_CN.UTF-8"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MESSAGES="zh_CN.UTF-8"
LC_PAPER="zh_CN.UTF-8"
LC_NAME="zh_CN.UTF-8"
LC_ADDRESS="zh_CN.UTF-8"
LC_TELEPHONE="zh_CN.UTF-8"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LC_ALL=
其中,LANG定義整體主語系的變量,LC_ALL定義整體語系的變量。
# 查看系統當前語系
echo $LANG
# 臨時修改當前語系
LANG=zh_CN.UTF-8
# 查看linux支持的所有語系
locale -e
# 查詢系統默認語系(永久修改)
cat /etc/sysconfig/i18n
cat /etc/locale.conf # centos7
# centos7中設置默認語系方法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en_US.UTF-8
Linux中文支持
前提條件:正確安裝中文字體和中文語系
- 如果有圖形界面,可以正確支持中文顯示
- 如果使用第三方遠程工具,只要語系設定正確,就可以支持中文顯示
- 如果使用純字符界面,必須使用第三方插件(如zhcon等)
位置參數變量
位置參數變量 | 作用 |
---|---|
$n | n為數字,$0代表命令本身,$1-$9代表第一道第九個參數,十以上的參數需要用大括號包含,如${10}。 |
$* | 這個變量代表命令行中所有的參數,把所有的參數看成一個整體 |
$@ | 這個變量代表命令行中所有的參數,把每個參數區分對待 |
$# | 這個變量代表命令行中所有參數的個數(不含命令本身) |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sum.sh
#!/bin/bash
num1=$1
num2=$2
sum=$(($num1+$num2))
echo $sum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sum.sh 20 30
# 輸出
50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echo.sh
#!/bin/bash
echo "\$*:$*"
echo "\$@:$@"
echo "\$#:$#"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root@zdy-centos sh]# ./echo.sh 1 2 3
# 輸出
$*:1 2 3
$@:1 2 3
$#:3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for.sh
#!/bin/bash
for i in 1 2 3 4
do
echo $i
done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root@zdy-centos sh]# ./for.sh
# 輸出
1
2
3
4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diff.sh
#!/bin/bash
for i in "$*"
do
echo "\$*:"$i
done
for j in "$@"
do
echo "\$@:"$j
done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root@zdy-centos sh]# ./diff.sh 1 2 3
# 輸出
$*:1 2 3
$@:1
$@:2
$@:3
預定義變量
預定義變量 | 作用 |
---|---|
$? | 最后一次執行的命令的返回狀態。如果這個變量的值為0,證明上一個命令正確執行;如果這個變量的值為非0,則證明上一個命令執行不正確 |
$$ | 當前進程的進程號(PID) |
$! | 后臺運行的最后一個進程的進程號(PID) |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pid.sh
#!/bin/bash
echo "當前進程號:$$"
echo "上一條命令是否執行正確:$?"
find / -name hello.sh &
echo "后臺進程號:$!"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root@zdy-centos sh]# ./pid.sh
# 輸出
當前進程號:3045
上一條命令是否執行正確:0
后臺進程號:3046
接收鍵盤輸入
read [選項] [變量名]
選項:
-p "提示信息" :在等待read輸入時,輸出提示信息
-t 秒數:read命令會一直等待用戶輸入,使用此選項可以指定等待時間
-n 字符數:read命令只接受指定的字符數
-s 隱藏輸入的數據,適用于機密信息的輸入
實例:
[root@zdy-centos sh]# vi read.sh
#!/bin/bash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name:" name
echo -e $name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passwd:" -s passwd
echo -e "\n"$passwd
read -p "Please input your sex [M/F]:" -n 1 sex
echo -e "\n"$sex
# 保存賦予權限后執行
[root@zdy-centos sh]# ./read.sh
# 輸入與輸出
Please input your name:zdy
zdy
Please input your passwd:
123
Please input your sex [M/F]: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