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這是阿米爾漢繼《三個傻寶大鬧寶萊塢》后主演的又一力作,溫情而又熱血。它講述的是在印度,主人公馬哈維亞曾經的全國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
他一直希望兒子幫他實現這個夢想,但是事與愿違,一連兩個都是女孩。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發現女兒非常具有摔跤天賦,而后開始經過嚴格訓練,最后將她們培養成全國女子摔跤冠軍,乃至獲得世界金牌。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根據一個事實所改編,現實比這個更殘酷。在印度那樣的國度,有著嚴格的家庭觀念,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從小就開始做各種家務來,圍著鍋碗瓢盆轉,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4歲就要出嫁,一生便開始相夫教子之路。
最初或許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去讓兩個孩子實現,也是在于他看到她們身上有這樣的潛質。慢慢的一路走來,父親比任何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到最后,就像片中父親對女兒說的:你不是一個人戰斗,你要讓千千萬萬的女性看到女生并不是只能相夫教子。最后這已經不超越父親的一己夢想。
在印度,他們不算富裕的家庭,從他開始下定決心讓兩個孩子開始學習摔跤,這一路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他都是那么的堅定去克服。告訴妻子以后不要讓他們在做家務,就算是家里沒有飯吃。而且那時候女孩學習摔跤也是少見的事情。
剛開始當地訓練場不收女孩,他只好自己給她們建個訓練場,要求她們每天五點起床訓練,不管孩子喊多苦多累,他依然堅持。為了孩子們體重能達標,不顧妻子的反對,給孩子們做雞肉吃(妻子有嚴格的宗教信仰)。不惜面子跟買雞的老板討價還價。
因為長時間在土場地的訓練,頭發開始長虱子,不顧家人和孩子的反對,剪掉她們心愛的長發。爸爸的“固執”引起街坊鄰居的嘲笑和議論。她們奇異的打扮也引得班上同學的嘲笑。
剛開始,吉塔和巴比塔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因為那天沒有訓練,而被爸爸嚴厲訓斥。她們并沒有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旁觀者清,當那個結婚的姑娘告訴她們的,其實,她們的爸爸才是真正對她們好,他關注她們,用心培養她們,從而去獲得女性自由選擇的權利。她們明白后,便開始不需要督促的發奮圖強。
是的,就像主人公馬哈維亞表達的,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拿到金牌,因為那是付出心血一點一點澆灌出來的。姐姐吉塔在體育院校訓練,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也會有迷失。面對權威,也會有退縮。面對別人的否定,也會有懷疑。
吉塔在世界級的比賽中連連失敗,加上妹妹的勸說,讓她想到了自己父親對自己的教導,而那一通電話,他們兩人沒有任何話語,都默默的哭了,心結就此解開。
哪怕是千難萬險,馬哈維亞都沒有退縮。他收拾好行囊,開始給孩子們制定訓練計劃,遇到校方反對,那堅定的眼神中有透露這祈求,最后用自己的熱情和真誠打動校方給她們一次機會。而他也只是想為國家奪得那一枚金牌。
到最后,他給吉塔一定要贏賦予的意義,要成為全印度女性自由選擇權利的榜樣。在《摔跤吧爸爸》在部影片中,每一個畫面都是那么的溫情,每一個眼神都是那么的堅定,能讓你堅定你所相信的東西,是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
其實在很多教育中,父親的愛,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愛,他既嚴厲而又溫暖,他讓你有力量前行。而往往在孩子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光時,父親的意識和眼光也決定他們的孩子未來的平臺有多高,能走多遠。
讓孩子成為你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