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書名字,叫《躍遷》,從字面意思理解,大概是跳躍、上升的意思。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的犯嘀咕,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今天就先來共同認識一下,什么叫躍遷。
? ? ? ? 你還記得自己是怎么學會騎自行車的嗎?你一開始掌握不了平衡,必須得讓你老爸給扶著。你歪歪扭扭的努力瞪著腳蹬,眼睛緊張的盯著前方,車子一直在晃,你不得不扭動身體來保持平衡,還好你老爸在后面扶著,車子不會歪倒。
? ? ? ? 剛開始練習騎車,你總是不得要領,老爸一松手,你就歪倒了,你非常惱怒的想,自己怎么這么笨,別人都會騎自行車,而你卻學不會。
? ? ? ? 練習了幾次之后,有一天,你老爸又帶你學騎自行車。這次,你感覺好多了,終于有掌控平衡,掌控自行車的感覺了,騎出去好大一段。等你停住車,回頭看的時候才發現,你老爸早就松手了,恭喜你,正式學會了騎自行車。這個過程,你突然具備了某種能力,就是躍遷。
一、什么是躍遷:
? ? ? ? 躍遷這個詞乍聽起來可能很生僻,其實我們天天都能接觸到躍遷。躍遷是一種跨越式成長,一種能量激發了的突變。
? ? ? ? 比如燒水。水在零攝氏度到99攝氏度之間,都只是溫度升高,在100攝氏度突變成氣態,這種突變在物理上叫相變,英文名叫”phase transition”,即形態躍遷。
? ? ? ? 我們的生命也是躍遷而來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有機物突變成細胞,單細胞動物變成多細胞動物,多細胞到復雜生物,到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一直到人類。人類通過文化、經濟、社會進一步聚合,形成了今天的社會。這個鏈條一頭是分子,一頭是人類社會。其中鏈條的大部分是漸進式進化,但其中幾個重要的環節,都在躍遷。赫拉力在《人類簡史》提到,智人是怎么突然學會講故事,用語言描述虛擬的事物的呢?至今科學家沒有定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基因的突變,再經過自然選擇最終形成的。人類的產生也是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
? ? ? ? 人類對于世界的認識,也是躍遷式的。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還只是瑞士專利局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在這年3-9月的半年時間里,他連續發表了6篇論文。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整個20世紀的物理學大樓,都建立在這兩個理論之上。光的波粒二象性,都顯得不那么突出了。
? ? ? ? 歷史上,還有一個物理學大牛人,剛好就姓牛,他就是牛頓。1666年,去鄉下躲避瘟疫的牛頓,在牧場發明了微積分(這個有點爭議)和萬有引力定律,直接奠定了現代物理學基礎。
二、什么是自我躍遷?
? ? ? ? 如果把個人通過刻意練習帶來的漸進式進步叫做自我迭代,那么利用科技、社會系統的能量,快速跳躍式升級,則是自我躍遷。
? ? ? ? ? 自我躍遷有三種:
? ? ? ? 1、認知躍遷:持續的學習中,突然有個概念打中你,你帶了一個全新的視野,過去困擾你的一切突然清清楚楚,頓悟,這叫做自我躍遷。
? ? ? ? 比如“刻意練習”,了解了這個概念之后,我突然明白了高手和低手的差距、過去自己都是在舒適區重復,成長很慢。明白了“刻意練習”,就會主動跳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去做刻意的重復的可提升的練習。
? ? ? ? 當然還有“迭代”、“反脆弱”、“認知模型”、“第一性原理”等等概念,都給我帶來了認知上的躍遷。
? ? ? ? 2、能力躍遷:你按照新領悟到的方法,練習,見人,蓄勢,卻長久沒有變化。當你快要放棄的時候,你突然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這就是第二個階段,能力躍遷。
? ? ? ? 比如一開始就提到的騎自行車,突然你就會騎了,而且一輩子基本不會忘,拿來就會騎。
? ? ? ? ? 比如我去年讀了100本書,讀的時候沒感覺,到了今年,突然就發現自己讀書的速度、效率,文字功底一下提升了很對。以前嘴巴笨,現在突然變得特別會說,而且還是一套一套的。那些你讀過的書,都會融入到你的血肉和靈魂里,到了一定的量級就會躍遷,你突然也變成高手了。
? ? ? ? 3、能級躍遷:從能力躍遷到能級躍遷,是一個從內到外的過程。你的內在價值提高,但外在還需要時間積累,比如經驗,比如對于事物的洞察。在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爬坡之后,你正確的做出選擇,換了幾個平臺,身價、能力和水平會突然上一個層次,看問題,做事情會有不同的力道。這就是能級躍遷。
? ? ? ? 比如,我比較喜歡的劉潤,當年以一篇《出租車司機給我上的MBA課》火了,他在微軟工作多年,離開微軟后成立潤米咨詢,接觸了大量的企業,又來到得到,做了5分鐘商學院這款知識產品。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劉潤在得到火了,有了爆炸式的提升和能級躍遷。
? ? ? ? ? 比如,本書作者古典,在新東方接受洗禮,積累經驗、閱歷,學習各種方法,跟各種大牛一起成長。從新東方出來后,涉足培訓和職業生涯規劃,為3000多人做過職業生涯規劃。來到得到平臺,開了“超級個體”專欄,感覺他的小宇宙現在也要爆發了,這本《躍遷》就是力證。
? ? ? ? 我在航空公司呆了10幾年,見過好體系,也建過好體系。學過管理,也做過管理。進入重慶大學MBA,系統的學習工商管理知識,這兩年還有著海量的閱讀。今年進入傳媒和內容營銷行業,開始與企業接觸,為企業做營銷策劃,逐漸做到知行合一。同時還在運營讀書會,做社群。期待我這些積累,在未來能夠引爆一次能級躍遷。
? ? ? ? 先有認知躍遷,再有能力躍遷,最后是能級躍遷,這三者是逐漸遞進的。
? ? ? ? 躍遷必須要吸收“能量”,也就是借取趨勢和規律。愛因斯坦也是在前人認知基礎上,突變的創新提出來的。我很喜歡劉潤那句話“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
? ? ? ? 躍遷最重要的是改變心智模式,對內提升潛能,對外發現可能。
三、躍遷路上的坑:
? ? ? ? 這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信息大爆炸,我們應接不暇,有了智能手機,我們的時間被切割成碎片,每個人每天要解屏100多次,從90后開始,到80、70、60、50后慢慢都成了低頭一族。你會有意識無意識的打開手機,看看微信群,翻翻朋友圈,然后鎖屏。過一會,再解屏,看看,如此往復循環。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 ? ? ?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不掌握水性,不能讓科技為我而用,而成為科技的奴隸,手機的奴隸,就很快就會溺水而亡。有以下三種:
? ? ? 1、無法掌握自己注意力的人
? ? ? ? 時間碎片化,注意力碎片化,你無法掌握自己的注意力,把時間花在一些無價值的信息、無聊的游戲上,那么你的生命基本上都浪費了。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豆腐腦兒。
? ? ? 2、無法過濾信息,找到重點的人:
? ? ? ? 在網上看到一段話,無法判斷真假;每天看那么多公號;買了得到好幾個專欄,每個老師都講的很有道理;買了好多書,感覺每本書都得看。根本學不完,該怎么辦?身邊的人一個比一個努力,你該怎么辦?
? ? ? ? 看到一篇好文章,立刻收藏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每天面對海量的信息,不知道該怎么辦,該重點對待哪一些。不在焦慮中爆發,就在焦慮中平庸。
? ? ? ? ? 3、不理解系統,無法與陌生人協作的人
? ? ? ? 你微信里的多少好友只是一個名字,從未見過面。你跟熟人之間可以合作,跟陌生人之間,卻像兩只刺猬一樣,離得太近,就會傷害到對方。你是否參與過一些社群,跟一些陌生人一起完成一些任務?你是否具備這樣的社交能力?在一個每天海量信息不斷涌入的不確定性時代,事實是什么不重要,也許一群人能合作解決問題才是關鍵。你還在單機思考嗎?努力的一個人在那鉆牛角尖,而不是尋求他人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 ? ? ?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其名著《在輪下》里寫道:“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候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碾作塵土,且不償命”
? ? ? ? 小結,躍遷是一種跨越式成長,一種能量激發了的突變。我們的躍遷分為:認知躍遷、能力躍遷、能級躍遷三個階段。在這個注意力缺失的年代,我們不學會識別時代的缺失和規律,往往陷入以下幾種溺水狀態3無法控制注意力、無法過濾信息,無法和陌生人合作。時代巨輪滾滾向前,跟不上節奏就會被碾作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