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不好的人想必都是喜歡聲音的,而我卻從小喜愛寧靜。
寧靜是鄉村固有的品質,而寧靜卻常在那些聲音里。
最美的清晨總是有鳥鳴相伴。我家院子很大,南邊有一排樹,加之農家院落,自有糧食招鳥,所以院子里向來鳥兒多。每天早上,眼睛還沒睜開,便聽到群鳥唱和,啁啾宛轉,常常讓我不舍起床,閉目靜聽。很懷念那樣伴著鳥鳴醒來的早晨。當然,聽鳥鳴還有別的方法,比如捉只鳥來拴在梁上,讓它獨唱,但鄉間的鳥兒習慣了自由,一旦被捉,鳴叫聲便滿含哀怨,不能跟市場上買賣的那些在籠子里仍叫得動聽的鳥兒相比,我是不忍心聽的。
最美的黃昏需去樹林邊小河畔,坐在小沙灘上,遠望云霞,近聽流水,時有蛙聲三兩點,那時節,更勝卻多少天上美景人世良辰!時至寒冬,小河冰封,隔著冰層聽水,又是另一番光景,最好是找一冰窟,砸些冰棱投入水中,讓它們隨水相撞,便有風鈴般的聲音,叮呤呤悅耳非常。這樣閑適的午后,也多年未曾享受過了。
若論水聲,雨聲也當歸于此類。雨打窗欞不足聽,聽鄉村雨當去田里。放牛的時候,有時遇雨不及歸去,便在玉米地里躲一陣子,將幾個袋子架在玉米桿上作為臨時小帳篷,眾人便坐在下面避雨,有時甚至會繼續在雨中打牌,這時候正好可以聽雨。但并不是所有的雨都適合聽,雨太大則聲不美,必須是細雨,這樣打在脆葉上方有悅耳之聲。
最美的夜晚需在院里,有明星皓月清風,但須得是夏夜方不至受涼。小時候夏天常在院子里過夜,早早把毯鋪在院子里,到晚上溫度正好,躺上去再舒服不過了。但夏夜蚊蟲多,需多燃幾支香。頭枕雙手先看看星星,待雙眼困乏了,便閉目靜聽,偶有夜風徐徐,從棗樹梢頭吹過;又有暗處蟲鳴,忽遠忽近,像一個又像是一群;更有小羊咩咩、小牛哞哞,許是起來吃奶吧;更多的聲音,是不知來自何處的,縱非天籟,必也地籟。
有天籟地籟,自有人籟,故鄉雖沒有音樂,卻有許多別樣的聲音,在城市里是聽不到的。田間壟上,農人們那些吆喝聲;村頭樹下,“稻花香里說豐年”;正月十五,紅紅火火唱秧歌;凡此種種,最是說不盡,因為有農家的地方自有農家人的聲音,有風俗有方言,有山歌有酸曲,聽也聽不盡。
這些年在故鄉的日子越來越少,許久不曾細細傾聽故鄉的聲音,“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景象也越來越模糊了。
倘若你也有機會來農村,一定不要錯過這里的聲音,細細傾聽,你能聽到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