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以致用是理念和實踐的統一
從成人教育學的角度,成人只有在與經驗結合、應用實踐、刻意練習的過程中,才能增強自我驅動、不斷提升的動機,單單閱讀而不去行動,準確而言,不能稱之為學習,而只能稱之為學,所以,有些人看了很多書,沒有什么長進,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么:
1、學以致用首先是一個理念,學的目的是為了習,是為了提升能力,單單靠讀書數量的多少,不是自我提升的量的積累過程,也不大可能實現自己能力的質的轉變的。
2、學以致用其次是理念和實踐的統一,大腦只有在從舒適區到恐慌區然后再進去舒適區的過程,才能實現能力的提升,另外,無論是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還是刻意練習,都已經強調了只有練習、只有實踐,才能將短時記憶盡快的進入長時記憶,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反思的效用,才能達到真才實學的目的。
這種理念認知來源于所學,而要想得到真知,必須在自己身上做過試驗之后,才能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為此,結合趙周老師《這樣讀書就夠了》的核心知識點:便簽法,將其在學習陳中老師《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以下簡稱:《復盤》)中加以運用,本文真實記錄第一次實踐趙周老師的高級學習者學習工具便簽法的全部過程。
二、回顧高級學習者學習工具便簽法流程
1、便簽法的概念:便簽法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使用三種不同顏色的便簽,分別用于用自己的話重述讀書過程中的核心知識、描述自己在理解核心知識之后的相關經驗、以及記錄以后我該怎么用的設想,然后把記錄我該怎么用的設想從中抽出來,貼在墻上以便于提醒自己日后使用、改變自己的行為。
2、便簽法操作流程圖,見下圖:
三、準備應用便簽法學習《復盤》的工具
1、三種顏色便簽紙各一本,分別是粉紅色、天藍色、藕綠色。
2、黑色、紅色筆各一支。
3、學習資料《復盤》一本。
四、應用便簽法學習《復盤》的過程記錄
1、確定學習目標:掌握回顧經歷、避免犯兩次同樣錯的思維方法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練習10次以上,直到自己熟練習得該套思維方法論。
2、選擇致用類學習資料:《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推演》
3、判斷學習資料的價值:
(1)瀏覽目錄:《復盤》共有九個章節,根據既定學習目標,第五章復盤的兩種方法、第六章復盤的內容、第七章復盤的步驟、第八章如何評判復盤結論是否到位,作為學習重點、核心知識。
(2)速讀慢讀:根據目錄瀏覽情況,對《復盤》一書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九章采取速讀方式,而對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采取慢讀方式,以增強對核心知識的理解。
4、速讀非核心知識的第一、二、三、四、九章,理解知識點:
(1)復盤的關鍵是推演,推演的關鍵是在對過去的回顧、反思過程中,對流程各個環節、各個時間節點從邏輯層、情緒層的各種可能性、預設條件的進行探討,目的是總結規律,認清事物的本質,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
(2)復盤的價值在于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固化流程、認清問題背后的問題,發現和產生新的想法和知識,提升個人品性和組織性格。
(3)復盤分為個人復盤、團隊復盤和復盤他人,而在團隊復盤和復盤他人過程中,有引導人、設問人、敘述人三種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功能。
(4)柳傳志環PDF包括:事前沙盤P、執行D、事后復盤F。
5、精讀第五、六、七、八章,共涉及12個核心知識,產生12張粉紅色便簽,以自己的語言對核心知識點進行重述,12張天藍色便簽,結合自身的經歷對比分析差距,12張藕綠色便簽,結合差距的對比分析,預想將來應用時應采取的對策,以下以第六章復盤的兩種方法之一情景再現法為例,加以說明:
(1)知識理解:
A、何為情景?情景的范圍遠超過背景、環境的范圍:
首先,從空間狀態而言,包括信息場、思維場、情緒場,其中信息場是過去經歷中現場的外部環境是什么,主要包括有哪些人、有哪些物、物理環境如何、人物的表現怎樣,目的是厘清過去的事實,類似于警察辦案時還原現場;思維場是當時在現場的人在當時的情形下,具有哪些潛在的共識,以及這些在現場的人是如何思考的,目的是判斷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確;而情緒場則是在現場的人員及人員之間的情緒和由此引起的關系如何,目的是了解自己以及認知他人,三種場的結合就是能量場,而能量場對現場的每個人都產生影響,發生作用,且最終的結果會向助力最小的方向發展,比如,如果現場的人思維方式具有一致性,則思維場的阻力較小,則這件事情會按照一致性的思維方式方向發展,而如果大家的思維方式很難統一,某人在現場所有的人或大部分人中的個人魅力較強,則事情會按照該人的思維或情緒方向發展。
其次,從時間變化而言,包括信息流、思維流和情緒流,強調隨著時間的變化、事情的自然進展,信息、思維、情緒的變化情況,一旦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事件發生的方向也會受到影響,這是從動態角度對信息、思維、情緒進行觀察、判斷其對事件發展的影響。
第三,由于信息場是對事實的客觀還原,由于記憶能力、事件記錄等,是最容易被復盤的,而情緒場由于是內在的,潛移默化的、甚至是受到臨時性因素的影響影響,是最難復盤的,但可以通過微動作、微表情、以及對其過去經歷中的穩定性情緒的技術性分析,也不是完全不能把握的;而思維場是常常被用來復盤的,因為群體思維方式往往對團隊業績的影響較大,具有重大影響大的個體的思維方式對整個組織的績效影響較大等。
B、如何情景再現?采取直接敘述方式,從事件的開始時間,按照事件發展的自然流程,一部分一階段的進行敘述,在敘述過程中,關鍵是要客觀、全面、真實、完整,對信息場,要真實完整;對思維場,要超脫、置身于外;對情緒場,要虛心、放空自己,以旁觀者心態看待當時的情緒。
C、情景再現法的應用范圍:首先是在不熟悉關鍵點法之前;其次是掌握再現情景的客觀信息;最后是情景再現要及時,以避免遺忘。
D、情景再現法,就是從按照時間變化,從信息場、思維場、情緒場三個維度,對過去的事件,按照事件的自然流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進行客觀、全面、完整、真實的描述,還原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為下一階段對事件的整個過程中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推演各種可能性奠定基礎。
(2)關聯經歷:
之前沒有相關的使用情景再現的經歷,但是每年都會寫年度工作總結、專題工作總結,但是工作總結主要是對過去做了哪些事情、取得哪些成績或犯了哪些錯誤、是什么原因取得的成績或導致犯了錯誤、然后就是如何繼續保持以及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這樣總結之后的結果似乎去年該犯的錯誤還會再犯,并不能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對比情景再現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對過去事件的分析太單一,僅僅從自身做了什么或者沒做什么,導致事情做成或者沒有做成,而實際上,做沒做成事情,應客觀、全面、真實、完整的還原事實,從事實中分析做成或者沒有做成事情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信息場、思維場還是情緒場以及那個方面導致的,分析力的薄弱導致不能找到根本原因,則就不可能防患于未然,更不可能預知或做好避免犯了同樣錯誤的準備,從而影響了個人能力的提升。
B、沒有從動態角度對過去的事件進行分析,而是受到近因效應、首因效應等思維的影響,對事件的成功或失敗進行分析,停留在相對靜態、層面相對單一的狀態,從而無法找到根本原因及制定徹底解決問題的對策。
C、數據記錄的不完整,無法全面、真實、客觀的再現事實,由于記憶能力的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原當初事件的難度不斷增大,以致于最終無法還原事實,導致因為信息場的缺失,影響對思維場、情緒場的分析。
(3)應用設想:
為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運用情景再現法,應用設想如下:
A、從信息場、思維場、情緒場三個維度建立動態的、客觀的、完整的、真實的資料記錄,為應用情景再現法對事件一個階段的的分析做好準備。
B、增強自身在思維場、情緒場方面的分析能力,學習微動作、微表情等分析技術,并不斷練習,應用于實踐,提升對思維場、情緒場的分析能力。
C、培養和塑立復盤的意識,養成從事前、事中、事后運用情景再現法對信息場、思維場、情緒場進行及時復盤、分階段復盤、總結復盤的習慣。
D、不斷檢驗復盤后總結的規律是否能夠用于指導下一步的實踐,一旦出現失誤,需要立即復盤,已達到提升自己對規律的把握能力和運用能力。
E、能否將復盤所需的信息場、思維場、情緒場信息,以表格的形式,首先形成情景再現法的復盤工具,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完善,為己所用?
五、應用便簽法學習《復盤》的過程感受
第一次將剛剛理解的便簽法應用,最直觀的感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習資料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甄別能力了,能夠相對輕松的分配學習的時間,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時間改速讀、什么時候該精度,從而對學習資料時間有了整體性質的把握,減輕了學習的壓力。
2、一本書真正有用的、有價值的部分,在于能否通過反思和體驗與自身過去的經歷結合起來、與將來在工作或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從這方面而言,轉變了 自身對學習價值的思考模式。
3、便簽法僅僅是一個從學到習的轉變過程的方法,而要想真正的學以致用,關鍵在于螺旋式的體驗-反思-體驗-反思,便簽法不過是為習得技能、增長能力,開了個好頭,比單純的強調讀書的數量而言,提高了讀書的質量。
4、通過對核心知識在以自己的語言復述、關聯自身的經歷以及對今后應用的設想,以擴展方式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但是,對如何通過重構方式創新使用知識方面,仍需要運用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有效補充,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目的。
5、基于便簽法所獲取的應用設想,如果能夠運用知識鏈接,將應用設想轉化為應用規劃,并可以增加練習和反思、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頻次,跟蹤練習的進度情況并適度增加反饋,對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的作用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