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各位老鐵們,記得復盤喲。啥叫復盤,復盤是干什么的?當我參加剽悍學習的時候,對復盤是完全沒有理解的,也比葫蘆畫瓢的跟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完全是應付了事,最后就放棄了。
但是,那些沒有放棄的伙伴們就厲害了,并且紛紛講述了復盤為自己帶來的巨大改變,我是有點不太淡定了。復盤到底是干嘛的,不會復盤貌似我會跟不上大家的進度啊。
最初看到復盤的字眼是來自《人生五大憾事復盤》,一位澳大利亞的臨終關懷護士,她對那些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病人進行了采訪,提問他們人生最遺憾的、希望有機會重來的事,并將答案集結成了文章。
這復盤出來的五大憾事情分別是:
1、我希望能過屬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他人的期望生活
2、我希望沒有那么拼命工作
3、我希望更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4、我希望能多和朋友聯絡
5、我希望能讓自己過得更開心
復盤難道是對過往的回顧總結,找到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在TA贏.賦能成長學院的100天時間,復盤成為必做功課之一,我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不知道復盤到底是做什么的?
于是我就開始了一句話:咱們有沒有不知道復盤是什么?或者沒有做過復盤的?一開始第一句話,話癆體質開啟,于是吧啦吧啦一通。
但是我犯了一個巨大錯誤,因為群多,我找不到工作群,也忘記和團隊伙伴告知,更是打斷了青魚已經準備好的計劃。晚上復盤的時候,我把這件事寫了起來,下次這樣的冒失事可要堅決杜絕。找不到可以有很多方法,只要問大家一句群名,我就可以立刻搜索到。然后,這件事情有沒有人做,如果沒有我什么時間做比較合適,真的是大寫的尷尬。突然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還欠青魚和團隊一個道歉,無組織,無紀律的我啊。
青魚的補充:堅持復盤是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總結和記錄,而是有一個思考演繹的過程。
人是能不動腦就不動腦的,而復盤是一個倒逼自己思考的工具。最大的價值就是啟動了人的自省。每一個重要的事情做完都可以做個復盤,大事可以階段性復盤。
復盤流程:目標——記錄——反思——檢視——目標。
在社群當中的一次幸運抽獎中,我非常榮幸的獲得了蘋果媽媽的禮物,這是一本書叫做《復盤》,覺得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復盤的起源
復盤是圍棋的一個術語,說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后,下棋的人重新在棋盤上把下棋的過程再擺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以及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走法。把下棋的過程還原,并且進行分析、討論,這個過程就是復盤。
這些你不見得知道:
近代奇人曾國藩靠復盤煉成;
復盤是柳傳志在學習、工作中的習慣,并在公司內部推動;
王健林也是應用復盤推動企業成長的典范;
華為的戰略預備隊中,復盤做到了百分百全覆蓋;
阿里巴巴在重大活動結束后,都會進行復盤……
由此可見,復盤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從實踐中學習的方法,無論對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學習有三種方式,通過讀書向前人學;向同行的先進學;通過復盤向自己學。
什么才是復盤?
柳老爺子這么說:所謂復盤就是一件事情,做完了以后,做成功了或者沒做成功,尤其是沒做成功的,坐下來把當時的這件事情,我們預先是怎么定的?中間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做不到,要把這個理一遍,理一遍以后下次再做的時候自然這次的經驗教訓就吸收了。
作為一種基本方法論,要理解復盤的精髓,須掌握三個關鍵詞,親身經歷、過去、學習。
關于復盤的幾個常見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對別人的事情進行復盤。
復盤的本質就是每個人從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中進行總結學習。因此不能對他人的事情進行復盤。
通過搜集各種信息,對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進行研究、模擬或者推演,從而獲得啟發或借鑒,這種方法叫做“案例研究”。
第二個誤解是,認為“項目后評估”也是一種復盤。
“項目后評估”指的是,做完一個項目之后,大家坐下來,針對這個項目進行討論、評估或者反思。很多公司都有這種做法。
復盤要有一個完整的學習邏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簡單的事后回想不是復盤。
真正的復盤,一定是分析成功的關鍵要素或者失敗的根本原因,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而不只是簡單地回顧。
第三個誤解是,很多人把復盤當作一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回顧,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制訂行動計劃。
不能把復盤和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混淆起來,原因有兩個:? ? ? ? ? ? ? ? ?
第一個原因是目的不同,復盤的目的是從經驗中學習,雖然學習也包括解決問題、改正不足,但這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將兩者混淆,會帶來“副作用”。
在復盤時,只關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有可能讓人過于關注工作任務或者問題本身,削減了反思和學習的成分,達不到復盤的效果。
如果你希望不只是解決問題,而是能從中學習,提升能力,就不應該只關注問題或任務,而應該通過復盤,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
第四個誤解是,人們擔心復盤對于變化快的行業沒有意義。
“因為復盤不是簡單地回顧、重復過去事情的經過;復盤需要深入分析,找到事物的內在規律,并且用開放的心態進行全面反思。”
復盤不是讓你“低頭拉車”,而是幫你“抬頭看路”,發現本質,適應變化。
第五個誤解是,復盤會影響創新。
復盤是以學習為導向的,真正的復盤,要找到成功背后的關鍵因素和失敗的根本原因,找到問題的本質和規律,并且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對內外部環境、目標、策略以及執行過程,進行反思、分析。
復盤的邏輯和步驟:
一是回顧、評估。不僅要梳理事件的過程與結果,也要回顧預期的目標、策略打法與計劃。然后,將實際結果與預期目標進行對比、評估,找出一些有學習價值的差異。
二是分析、反思。通過對比發現差異之后,搞清楚為什么會有這些差異,找到關鍵因素,才能形成經驗或教訓。
三是萃取、提煉。找到根本原因之后,就要思考一下,從中能學到什么。什么是這類事件的一般規律?哪些做法是有效的,值得繼承或者推廣?哪些做法是無效的?
四是轉化、應用,也就是用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后面的行動。你可以看看需要開始做什么、停止做什么,以及繼續做什么?或者,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如果你對復盤的內容感興趣,那么推薦你讀一本書《復盤》,以上的絕大部分觀點來源于本書。作者邱昭良是最有資格寫復盤的人之一,不僅因為他的理論積淀,更因為他的職業經歷,曾經親歷了聯想和萬達的重大項目復盤。
在互聯網時代誰的學習力強,誰就可以脫穎而出,否則就有可能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復盤,你開始運用了嗎?
你好,我是棉棉,用閱讀點亮女性成長,很開心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