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歲,初三畢業,沒有才藝,學習不好,沒有任何抱怨,因為你努力是和你的成功成正比的。
那么我初三時在干嘛?那時我覺得上課沒意思,覺得當初我沒有好好學習現在也不可能了。于是我上課睡覺,下課打鬧。
突然有一天班主任來到教室和我們說了很多話,他還告訴我們每個學校的分數線,他說現在還有三十天要努力的話還來得及,我動心了。
那一天我坐在座位上寫了一天的計劃表(后來我才明白根本沒用因為你不會去堅持)那一天我連我的美好未來都設想好了。
可是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我也是其中一個,因為沒有做到我計劃的那樣子我感到了一種挫敗感(事實上我從小學就開始寫計劃表然而每次也是以失敗告終)這件事之后我就什么都不想做了,我心里很明白我這樣實在浪費時間,可是我就是振奮不起來。
后來我找了很多不努力的理由,比如我不是最差的,比我差的還有很多,全國那么多人有很多人是上不了高中的,就算是把書讀好了以后也未必有出息。
有一天晚上和我一個宿舍的一個女生,她說她寫了一篇文章讓我幫她看看,里面有一句話讓我感到慚愧:比你差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停下腳步。
那一天晚上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和她們嘮嗑,而是回想了我的整個初中三年到底做了些什么。
初一的時候我沒有什么想法,都不知道還有未來這個詞匯,那個時候沒想過上大學,也不知道可不可以考上高中,所以當時我的生活方式是做一個中規中矩的好學生,認為盡力就好。
初二的時候我認為努力未必成功,成功未必努力。可是你要明白你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如果你想鶴立雞群就必須努力。當時的我還不知道 比你差的人都努力你有什么資格停下腳步這句話。
初三的時候我才明白這個道理,不努力就真的沒希望了。你不要去抱怨生活不公平就算是富二代他的父輩也是努力過的,那你又為什么不讓你的孩子成為富二代呢?正如張皓宸說過的一句話: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偶爾欺負你相信他是無意的。
三年好像也沒做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只不過用三年明白了一個這樣的道理而已,那么作為一個已經畢業的人來說,我建議大家還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然你會后悔的。
當你有一個目標想去努力卻不能堅持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就是當做你在打游戲,游戲通關了不是有一種很好的優越感嗎,很多人玩游戲不就是喜歡這個感覺嗎?
其實那天我想了一晚上之后,我依然沒什么改變因為那是考前的前三天,我想放暑假了可以有很多的時間慢慢改變,結果是我并沒有因為手機真的是有毒。有時候懶散慣了想努力都難了。
正如我這樣的年齡的人比我優秀的太多了,我也反復安慰自己反過來想想其實一直在給自己找退路。縮短差距我也可以很優秀。至少現在的生活方式我很滿意。
劉媛媛說:還沒準備還就畢業了,還沒準備好就結婚了,還沒準備好就老了,這樣的人生跟驅趕一只羊有什么區別?
有多少人已經漸漸符合了第一點。
最后希望自己不會再庸人自擾。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