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天氣雖然清冷,也下過雪,但陽光非常充足,仰頭藍天白云,對山清逸朗俊。
但前幾天,鄰居伯伯—伯伯的爸爸和我的爺爺是親兄弟—檢查出了肺癌,已是不需治療的結論,只能中藥調理。是這個家的又一個晴天霹靂。
我帶寶寶回來的這些天,伯伯總“安公安公”地逗寶寶笑,還給寶寶拍了一個照片。此刻在醫院開始住院的他,我也許很難再見到,很快我會回到城市復工了。
大家猜測,也許是因為伯伯是那種心思比較重,比較容易抑郁不開心的性格,所以容易罹患癌癥。誰知道呢?也許是有關聯,也可能與遺傳,與生活方式有關聯。事到如今,追尋答案已無太大意義。最后的日子該怎樣好好過才更需要好好考慮吧。希望后期不要承受太多痛苦。
流傳很廣但又不被人當真的一句話,你永遠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意外沒來時,我們總默認著,明天,明天的明天,下個月,下一年,都會如期而至。
近些年,村里罹患癌癥的人很多。原因不明。
這兩天,我已給自己父母配置了住院醫療險(相比之下,比防癌險性價比更高)。在基本社保外,配置了我和老公的意外,重疾,補充醫療,寶寶的補充醫療,雙方父母的意外和住院醫療。2021年,也是我家庭保險配置元年,可能有不合理不充足的地方,會在今后慢慢完善。但已經有了更充足的風險抵抗能力。
意外總教我們思考,活著的我們,該怎么樣好好活著。誰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努力地,選擇自己愿意的生活方式。珍惜此刻,珍惜身邊的愛人親人。
陽光下,一只蜜蜂飛過,養蜂人卻不再能照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