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受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學校對孩子的性教育諱莫如深,家長閃爍其詞刻意回避,白白地錯失了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良好機會。
如艾滋病干預專家張北川所言:“我們的文化里,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愛情,應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h4>
這直接導致我國少年兒童性教育匱乏,最早接受性教育或到了初二。在我的記憶里,80后們大多在生物課學的第一堂性教育課。那時學到人體生理衛生時,老師讓我們翻書自學,男同學在底下哄笑,女同學面紅耳赤地快速翻書,了解一下相關知識。這種膚淺的學習讓我們對性教育一無所知,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學校性教育幾乎沒起步。
英國在小學六年級時,學校里就開始上生理衛生課了。通過錄像和老師講解的方式,學生們了解了青春期和人際關系交往的特點。到了上初中時,就已經了解了懷孕、避孕和性行為的有關知識。其他西歐國家也是從孩子七歲開始,把性教育安排進課程表,按年齡特點進行系統地學習。
家庭性教育的不足也堪憂,很多家長都哄小孩說是被撿來的,連“我從哪兒來”這樣基本的問題都回避,更不用說性教育了。性和吃飯睡覺一樣是人的天性,只要家長坦然說教,孩子能單純地接受,不會大驚小怪。
媽媽可以這樣說,你是從我肚子里做手術生出來的,痛得我快丟了半條命。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挨一刀,都可以這樣說。芊寶四歲多好奇地發問,我就把生她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遍。
我說,寶寶你知道嗎?你那時住在媽媽肚子的羊水袋中,有一天想要通過媽媽身上的“寶寶出生之路”出生,媽媽足足地痛了一個晚上,感覺丟了半條命。最后實在沒力氣,醫生就做手術把你抱出來了呢。芊寶很心疼也很好奇,接下來幾天反復要我講這個故事,我不厭其煩,一次次地復述。聽過幾次后她很釋然,再沒表示過特別的興趣。
性教育缺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青少年朦朧中知道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可怎么做又茫然無知。學校和家庭性教育缺位,電視媒體和各類網絡平臺直播節目大肆宣揚性知識,毫無底線地博眼球換取流量,根本沒考慮到對未成年人造成的負面,也承擔不起宣傳性教育的責任,少年兒童性教育陷入尷尬境地。
從臺灣美女林奕含爆出性侵后自殺事件,到山西介休男子電梯里猥褻小女孩,越來越多的兒童性侵案件浮出水面。根據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孫雪梅在《奇葩大會》上的表述,2013年到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公開審結的兒童性侵案就有10762件,平均每天超過七起。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曾在全國作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害案件的隱案率是1:7。也就是說,如果有一起性侵害案件被揭露出來,背后會有7起不為人所知,走不到司法程序。
兒童性侵案頻發讓人擔憂,在學校沒有將性教育納入課程安排的情況下,我們家庭性教育及時補課很重要。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不需要顧左右而言他。為了達到健康生動的目的,繪本是首選。因為性教育繪本能隨時閱讀,對眼睛傷害也最小。
芊寶一滿四歲,我給她準備的新年禮物是性教育繪本:《乳房的故事》和《小雞雞的故事》。第一本我給她讀得比較多,但第二本她更感興趣。后來我又買了《我們的身體》,晚上講故事時間,她也經常翻看。當然,在讀繪本的過程中,我也進入過雷區,就是做得太過了。
因為《小雞雞的故事》里有涉及到私密部位的圖片,女兒看的時候我沒怎么在意。直到老師打電話來說,她在課堂上會玩小便的地方。我趕緊跟老師解釋,然后又把這些書收起來,降低了觀看頻率。過了兩周,女兒淡忘了那些內容,行為又回歸正常。過猶不及,性教育做成性啟蒙是最大的雷區,比不做還壞。
其次是短視頻。性教育的短視頻五花八門,魚龍混雜。即便如此,我還是甄選了《美國兒童防性侵教學動畫中文》和《父與子的性教尬聊》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有志于加強寶寶性教育的父母帶來幫助。至于瑞典1969年推出的性教育片《愛的語言》以及我國性教育神片《新婚學?!罚驗檫€沒來得及認真觀看,所以只列出來供家長們選擇。至于優質的電視節目如紀錄片《兩性奧秘》,我覺得更適合大學生甚至成年人觀看,就不推薦了。
就像紀伯倫《你的孩子》一詩所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全力庇護好孩子的身體,不拘于形式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危急關頭,哪怕是一句我不認識你,你不要碰我或我還沒滿14歲,你想坐牢嗎?也許就能讓他們從魔爪下自救出來。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及時合理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加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