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我在朋友的幫助下“搶”到了打工度假的名額,即working holiday visa.
這個是新西蘭面向中國開放的,有1000個名額。在今年澳大利亞也開放了打工度假名額,有5000個。
在此之前,我曾在圖書館的雜志上看到過打工度假的采訪,但當時并未留意。近幾年,隨著電視節目中的曝光(非誠勿擾、曉松奇談),各類打工度假前輩出書,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打工度假。從13年開始,1000個名額變得特別緊張,基本上就是要“搶”!
這個簽證的意義在于,給了年輕人一個機會,可以在這里邊打工邊旅行(從15年開始,可以為同一雇主工作不超過6個月),用自己打工所得的收入來支付旅行的費用。上學的時候沒錢,工作了沒時間,如果是出國旅游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個簽證的存在好像帶來了一絲希望,可以跳出現有的生活圈,有1年的空隙來放松,來思考,洋氣的話叫“間隔年”。
2014年年末,公司組織結構調整,我換到一個新的辦公環境和住宿環境,新的環境帶來新鮮感,自由獨處的空間讓我可以靜下來,這一段時間的生活特別規律,早睡早起,步行去食堂吃早飯,每天三點一線。
2015年3月,辭職。3月31日,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第一次離開家人遠行。
從剛開始對未知生活的新奇,到如今的淡然,每個人的打工度假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我自己的并不是特別與眾不同,不算精彩,來到這里,做了2份全職工作,一份戶外工作,一份室內工作。戶外工作自由,但風吹日曬,特別是冬天早晨凍得縮手縮腳的那幾天,現在回想起來,因為工作的那些伙伴們,這份苦逼的工作也變成了有趣的回憶;室內工作相對無聊,時間過得特別漫長,有的不允許聽歌或聊天。我做室內工作的時候,從和朋友滔滔不絕的聊過去,聊娛樂八卦,講故事一起唱歌猜歌詞到最后一片沉默,因為實在沒東西說了。
這9個月,我說不上自己收獲了什么,從剛開始來的迷茫,15個月好像無限的漫長,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到如今簽證只剩下半年,有時候會恐慌,覺得為什么時間過得這么快,我還沒感受到什么怎么就快要結束了。自己的這種焦慮,想想也真的是很可笑,為什么總要為不確定的未來擔心,反而忽略了當下的生活。
有人說,打工度假就是廉價勞動力。真沒法兒想象,我們這些人,來這里之前是不同的職業,酒店、IT、教育咨詢、律師、銷售、財務、銀行、導游……但因為打工度假,因為這些廉價勞動力的就業機會,我認識了這些人。之前看到別人的打工度假記錄,吃的苦,遇到的困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也并不覺得辛苦。因為,人的適應力是最強的!
這一年,說不上來有什么特別的收獲,360多個日子也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2016年,剩下的半年簽證,好好享受每一天。
PS:如果對打工度假有興趣的,請移步豆瓣working holiday小組。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W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