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本正經(jīng)的說點關(guān)于手沖咖啡的那些事兒。
育苗、種植、處理方式、生豆存儲、烘焙度的選擇、熟豆存儲,這些都是咖啡上游和手沖咖啡前段的故事,今天只談烘焙完成后影響手沖咖啡口感的因素,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入口只覺得芳香四溢,酸、苦、回甘、花、果香氣在口腔內(nèi)多種層次的百轉(zhuǎn)千回,它沒有茶葉的澀感,也沒有酒精的刺激感。
『不似咖啡確是咖啡』
想喝好咖啡,我們不可能隔三差五的去那幾家咖啡店,時間不允許,估計Money也不太允許~就是好咖啡的成本很高,所以我們可以自己動手,這樣疑惑就來了,為什么照著各種攻略、總結(jié)的流程來做,依舊不好喝呢?
因為控制咖啡口感的因素太多,
烘焙度決定風(fēng)味;
粉量、粉水比、水質(zhì)、水流影響口感和層次感;
研磨的粗細度決定風(fēng)味;
萃取手法根據(jù)研磨度決定水溫、悶蒸時間、和水流的粗細大小;
手沖入門必須要想明白并跨越的一個點就是——雖然是綜合因素影響咖啡的好壞,但也要分開主次,有些沒有做到的點,后期可以彌補回來,但有的點一旦決定后是無法再彌補的。
一杯手沖好喝的關(guān)鍵因素是:『研磨的粗細度』,這只是小編個人觀點,因為每個人習(xí)慣的手法都不一樣。
除了磨豆機造成的顆粒不均和細粉之外,這個是不可控的,你要買什么樣的磨豆機取決于你自己。
重要的是主觀因素:你是怎樣思考的??
當面對一個烘焙度的時候,你應(yīng)該怎么去衡量和考慮這個豆子的研磨度。
粗OR細?
粗磨的依據(jù)是什么?
細磨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弄明白這個問題,為什么你會這么選擇?
我們常聽說:“手沖咖啡需要中度研磨,如砂糖顆粒一樣大小”,這不是天文學(xué)里面嚴謹?shù)亩x和理論,只是針對初級入門的一個參考標準而已,沒有人規(guī)定你進門必須要先抬哪只腳,如果誰說這是標準,在小編看來他就是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因為粉研磨的太粗,顆粒之間的縫隙過大,水的流動性就會加快,來不及達到對粉粒破壁并讓粉粒均勻吸水的目的,咖啡的芳香物質(zhì)就會很難被萃取出來。
如果粉研磨過細,水流穿過粉層時,容易將細粉帶入濾紙底層,造成濾紙堵塞,導(dǎo)致水和粉一起浸泡在濾杯內(nèi),萃取出苦、澀、雜的口感。
而且這所有的前提,都是烘焙度,烘焙度已經(jīng)決定了這杯咖啡的風(fēng)味表達,而我們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研磨度去將這種風(fēng)味完整的體現(xiàn)出來,幾乎可以說,手沖咖啡的研磨度是不固定的,我們曾經(jīng)將單品咖啡研磨到意式咖啡的粗細度,用特別的手沖方式萃取,你猜怎么滴?很好喝的!
可能你們看到這里都認為我寫跑題了,呵呵呵呵~我說過了啊,研磨的粗細度決定風(fēng)味;萃取手法根據(jù)研磨度決定水溫、悶蒸時間、和水流的粗細大小;覺得我寫跑題的人都面壁去!!
好了,我在手沖咖啡里翻江倒海,做垂死掙扎狀,對它是既愛又恨!以至于每天都需要服藥......總結(jié)一句話:沖你自己的咖啡,走你自己的手法,一切都是參考!
人相信自己往往比相信他人更難。
既然選擇享受她的味道,
就勢必要學(xué)會待以精致。
搞咖啡的原創(chuàng)自媒體人在做咖啡分享的事情 caf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