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左
有一個地方,或清晰,或朦朧,常在午夜縈繞,一枕相思,兩行清淚,遠在他鄉無言獨眺望…
有一個地方,或愉悅,或惆悵,常駐心房一隅,夢里有形,醒來無痕,倚窗靜思默然又潸然…
那腦海憶得起的往昔,卻是腳步回不去的情懷。
故鄉啊,您是游子一生的牽掛,一世的念想…
壹:故鄉的景物
我的故鄉是一座名叫寶鴨的小山村,座落于偏僻的粵西南,因背靠鴨山而得名。這里群山環繞,碧水東流,村屋農田耕地點綴其間。
我能回得去故鄉的現在故鄉的景物,但回不去故鄉的過往故鄉的情懷。
故鄉的風景,在思念中最美;而思念過后,惆悵還是紛至沓來…
1.(雙調)水仙子·思鄉
一縷輕煙一縷夢,一絲鄉韻一絲風,幾許風雨幾許愁。夜迷茫,月朦朧,念桑梓只影孤燈。每品天籟聲,都滲心房。
故鄉的風景,山青水秀,樹綠花艷,滋心養眼。
回憶故鄉,回到故鄉,最牽掛最動情的依然是綴滿兒時韻味的老屋以及與老屋相關的故事。
這些故事并非都美好,但每一個都珍貴,因為,那是獨一無二的,那是無可替代的。
據爺爺說,我記憶中的老屋是大姑三歲時建造的,那是上個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不久)的事情了,算是比較老的建筑物了。
老屋布局左右對稱,泥磚砌墻,杉木架空,白瓦蓋頂,中間是大廳,挨著大廳的兩側是廂房,挨著廂房,一端是廚房,一端是牛房,典型的農村房屋。
由于年代久遠,屋頂的瓦片時有破損,即便有時間去維修,也難于找到原來規格的白瓦,只好東挪西湊,將就補著。每逢刮風下雨,屋頂常會漏水,有甚至滴到蚊帳上面。拿水桶、臉盆接屋頂的滴水是我童年時期最深刻的記憶之一。那時候,我是多么的渴望有一間不漏水的房子呀。
2.山坡羊·老屋
狂風肆虐
惡雨凌欺
默記歲月滄桑流逝
靜回味
閑沉思
笑看那紅塵世事
往日風流成煙散
榮,也罷了
辱,也罷了
久居城市的鋼鐵森林,見慣了眼前的車水馬龍,習慣了身邊的人來人往。
繁華與擁擠是都市的明信片,忙碌與焦灼是城市人的常見病。
每當夜幕降臨,逃離周圍的喧囂,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蝸居的一角,享受著一刻寧靜的奢侈。此時,心湖總會泛起故鄉的漣漪——美麗的風景,純樸的風情。其實呀,最打動我們內心的,不正是故鄉那裊裊炊煙,那聲聲犬吠嗎?
3.天凈沙·晚歸
清風斜陽桑麻
老牛童聲樹椏
田埂笑語犁耙
一片紅霞
聆聽歸家步伐
故鄉老屋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其源頭是不遠處的雞山水庫,庫區的活水長年累月不斷地流向小河。
小河兩岸翠竹婆娑,中間流水潺潺,清澈透亮,是我們兒時的樂園。在這里,我們游過泳,打過撇;在這里,我們摸過螺,抓過魚;在這里,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歡聲與笑語。
4.憑闌人·小河
青竹綴岸綠水繞
卵石臥淺頑童笑
枝間幾翠鳥
鳴聲伴舟搖
貳:故鄉的親人
想故鄉,想的是故鄉的風景,故鄉的美味;而念故鄉,念的是故鄉的親人,故鄉的親情。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故鄉的風景會常在,但故鄉的親人會老去,總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在外打拼的游子呀,珍惜當下,莫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1.母親
春節臨近了,我們回家了。這是父母親最開心的一件事了。母親站在我跟前,身子變矮了,頭發變花了,但嘴角依然洋溢著微笑…
還記得我小時候生病時,母親打著手電,父親背著我,在漆黑的夜晚冒著寒風翻山越嶺送我去小診所…
還記得我讀大學期間,母親為了攢夠我每月的伙食費,農閑跑去珠三角打零工,每天清晨三四點起床做面包…
母愛難言盡,親情記心間。
【1】發絲
歲月煎熬
黑與白對拉抗出的
那片灰
沿著滄桑的河流
涌向我內疚的堤岸
化作潮聲嗚咽
【2】扁擔
你
把扁擔焊在肩上
一頭拴住苦楚
一頭挑起希冀
而中間
總有慰藉的
支點
【3】零鈔
一角 兩角 五角
攢積起來的希望
綴滿了太陽與泥土的味道
母愛的航程
心尺怎度量
2010年國慶期間,舉國歡慶之時,爺爺悄然合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我們以及他熱愛的這片土地。自此之后,曾經三十多年的相見只能幻化成了綿綿的思念…
6年多過去了,爺爺瘦小而堅強的身軀,低沉而溫暖的話語還常常浮現在我的夢里…
2.爺爺
不經意間
時間車輪載來的秋風
又一次染黃了屋角的老樹
落葉撒滿地
地上
大狗依舊悠閑走過
公雞仍然昂頭喔叫
可是,親愛的爺爺呀
我只能與您在夢中相見
爺爺
我好想再一次
看一看您揮動柴刀的弧線
數一數您腳邊碼放的捆捆薪柴
然后,欣然抱回土灶旁
可知,那薪柴
曾燒出了一鍋又一鍋
家的味道
輕銜一根煙
沉默,倚窗
聞今夜寒風吹
凜冽撕扯著老樹
屋檐和窗欞在怪叫
我慈祥的爺爺呀
您一個人待著,冷嗎
我多想給您身前的火籠
多加幾鉗火紅的木碳
讓那木碳
捎去我的熾熱
溫暖您的雙手
還有您的胸膛
我記得
您肩扛犁耙趕牛前行的身影
拉長了緋紅的夕陽
您清晨焗番薯的清香
喚醒了沉睡的煙囪
我還記得
您粗手腌制的筍干
多少次在我齒頰留香
沒淡
您重復瑣碎的叮嚀
仍是在我耳畔縈繞
不散
爺爺,我真的想您了
您用竹篾編制的夙愿
您撫摸我額頭的那一刻溫柔
在每個午夜
夢回入心懷
夢里歡欣
夢醒了
清淚沾巾
叁:故鄉的土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的純樸,故土的厚重在潛移默化之中塑造了我的性格。
故鄉的泥土融入了我的筋骨,故鄉的碧水滲入了我的血液。故鄉的水土是我奔跑的能量,是我思想的源泉。
1.大地的詩行
每逢佳節,思念便狂奔在回家的山路上,山路在歲月中鈍化成崎嶇的詩行。我在時間的長河里,看見父親用勤勞雕刻著大地的詩篇。
【1】
冬日的朔風
裹挾著我的思念
狂奔在回家的小路上
凜冽 ?悠長
逶迤入山間
越過老屋的窗沿
佇留在父親的床邊
【2】
初春芽未綠
天剛亮
父親在田野里
一鋤又一鋤
雕琢著大地的詩篇
一行又一行
仲夏滲出翠綠
深秋掛滿金黃
冬日
我把詩篇放在心窩里珍藏
【3】
山路是鄉親們留給大山的傷
在冷熱輪回的歲月中 ?磨礪
結了痂
鈍化成了崎嶇的詩行
我出發抑或歸來
我沉重抑或輕快
山路都在腳下歌唱
歌聲悠悠入心房
故鄉的小路都是山路,山路十八彎呀,但無論多彎多崎嶇,她總能帶我回家。
閑暇時光,故鄉的小路變成了山娃們陪伴小草野花的秘境。
夕陽西下,小路攜著滿天的晚霞,接我和小伙伴回家。
2.故鄉的小路
故鄉
有一條小路
鑲在大山上
連在我夢里
故鄉的小路
不只是小路
她是鄉親父老腳底磨出的印跡
是年輪碾出的車轍
歷史,結的痂
重疊成聚果榕的果實
歲月封不住的疼痛
總在午夜夢回中低泣
而朝陽升起時
夢想,又邁出了籬笆
故鄉的小路
不只是小路
她是山娃陪伴小草野花的秘境
是聆聽蟲鳴鳥唱的舞臺
晨曦,藏不住煙霧
晚風,揚不起塵埃
卻滴得下晶瑩放得下笑語
童真,不忍歸去
故鄉的小路
不只是小路
她是淌在臉頰上的淚痕
是拴在大山脊背上的飄帶
一滴一粒飽含深情
一針一線寫滿夙愿
告訴每一棵樹每一朵花
每一寸土每一塊石
然后,隨風而動
飄向遠方
當夕陽西下
故鄉的小路
依然是小路
她攜著滿天的晚霞
微笑,接我回家
后記:
今年大寒前一天,我們回到了掛念的故鄉,回到父母的身邊,陪伴他們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同樣也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END-
我是阿左,碼自己的字,讓別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