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
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莫非是地上鋪了濃霜。
抬起頭仰望天上明月,低下頭深深思念故鄉。
【評點】
這首小詩用簡單平實的敘述來抒發遠客的思鄉之情,雖然沒有新穎神奇的想象、華美艷麗的辭藻,但卻情真意切,耐人回味,成為傳誦千載的佳作。
客居他鄉的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白天一切都還好說,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會不可抑制地泛起陣陣思鄉之情,尤其是在月白如霜的秋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寫清秋的夜晚,月白霜清。此處用霜色來形容月光,是古典詩歌中的常見寫法。“疑是地上霜”不是摹擬形象的狀物之辭,而是敘述之辭,是詩人在秋夜這種特殊環境里產生的一剎那錯覺。怎么會有這樣的錯覺產生呢?可以想見,這四句詩展現的是詩人客居他鄉,深夜無法入眠、小夢乍回的情景。此刻,庭院是空寂的,從窗外透進的月光射到床前,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層秋夜寒意。詩人睡眼惺忪地望去,在恍惚中,好像看見地上鋪了一層白色的濃霜;再稍稍定神細瞧,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而是皎潔的月光。月光引領著他又抬頭望去,一輪明月掛于窗前,秋夜的天空真是明凈非凡!此刻,詩人清醒過來了。一個“霜”字表達出了三層含義:一方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潔,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天氣的寒冷,同時也烘托出了詩人當時的孤獨寂寞之感。
秋夜的月格外明亮,同時倍顯清冷,特別容易勾起孤獨遠客的旅思情懷。所以詩人“舉頭望明月”,遐想無限,想起家鄉的親人,想到家鄉的一切。在冥想中,頭又漸漸低了下去,沉浸在沉思中。結句“低頭思故鄉”中的“思”字寫出了詩人對故鄉親朋好友、山水草木的思念。
詩人的內心由“疑”到“舉頭”,由“舉頭”到“低頭”的這一串動作,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形象逼真的月夜思鄉圖,使人們從中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和“無意于工而無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