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有幸遇到
若不是細心觀察
若不是親自實踐
我想我也不太會發現竟然真有這樣一個支點,而這個支點就是《非暴力溝通》,作者馬歇爾盧森堡。
2016年6月,從王老師那里第一次耳聽到《非暴力溝通》一書,并沒有太大震撼,但也記住了名字。顧名思義,非暴力,溝通。那么,什么是暴力溝通呢?
2016年8月份,旅游歸來,在漢街的文華書城看見了這本書,不假思索的買下之后便閱讀起來,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
細細想來,讀這本書總共只用了兩天不到,思考與琢磨花掉了十天時間,最后到時間距離現在已經五個多月。因為你會發現,生活、工作、感情等等,溝通是無處不在的,從語言的發出到接收,再到理解,都是有偏差的,況且個人情緒因素或者肢體表達會影響聽眾的理解,同理,聽眾的狀態也會偏導語言意思。約近半年時間,我也沒有完全吃透這本書。但發現相比半年之前,我的說話方式與溝通能力是大有改關的。
2016年9月下旬,在一次公益活動上與林老師結識,林老師的個人魅力深深影響到我,直到10月上旬,與林老師深度交流我便提及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益處。縱然發現,溝通的方式是如此重要。
在我們中國,文化會因為地域原因而不同,固然文明的進步也不是同步的,必然有個先后。
依然還記得在第一次上學住宿,宿舍有一個女孩來自A城,離學校很近,講著當地方言問了我一句:“唉,妹子,你從哪里來呀?”這句話并沒有什么問題,我說:“老家在某某,現住在某某。”也并沒有錯,之后她說:“那么遠,那你放假回哪里去呢?”,我說:“看情況吧。”,她說:“太遠了回去干嘛。”其實我是明白她真實的意思是說遠了旅途太疲憊,還不如就在學校里玩耍,可是她的語氣卻好像是說家那么遠,有什么好回的。一下子整個人都不好了。當時我是用一種沉默的方式結束聊天的,內心卻憤憤不平,第一是難過不能經常回家,第二是覺得這女孩怎么這樣傲慢。
而如果當時我有接觸到這本書,我應該要用一種平和的方式坦然跟她說清楚內心的感受,并且可以邀請她去我們那邊玩耍的。因為別人并不知道她的表達方式傷害了你,讓你不舒適,她無法得知在說錯之后你的真實感受,正確的方式就是先說明你是怎樣想的,但不要附帶個人評判標簽,然后真誠發出友好邀請。
從好多次與團隊小伙伴溝通的情況來看,《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確幫助很大。所以大致總結了一下,無論是從兩個人的關系還是一個團隊的交流,溝通舒暢是非常重要并且不是那么好達到的。
后來林老師也讀了這本書,也因此結緣了黃總,三人的讀書會讓我們達成一致的共識:把這本書傳遞下去。
2016年12月27日,受黃總邀請、林老師委托,我來到湖北省公共關系協會參加黃總的《非暴力溝通》的首場活動預熱。以一個晚輩的身份與各位前輩交流溝通,并沒有感覺壓力與不適,令我興奮的是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終于得以解答。當場我毫無隱晦的問了一句:如果遇到有人愛面子時,我們該怎么明了表達內心感受而不讓對方覺得沒有臺階下?
讀者也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因為不管是師長、長輩還是你的老總,亦或是你的公公婆婆,有時候很明顯他們錯了,或者他們的理念與時代發展矛盾,不可行時,你該怎樣溝通達到共贏,最后完美收官?
也許,一句話,說出來很簡單,但是溝通不到位,會讓彼此形同陌路。
也許,一件事,目標非常明確,但是溝通繁瑣不明朗,會結束長久合作。
也許,一段感情,相互欣賞,但是無法真確表達,會讓你失去一個心愛的ta。
……
如今,一位美國人——馬歇爾盧森堡發現了這么大一個秘密,并且形成一本書——《非暴力溝通》,不能說是幫你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卻可以幫助你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我們幫阿基米德找到了這個支點。(純潔的微笑)
讓你的語言美化你的整個人生,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