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戰勝一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陳沫凡
假期里,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書籍《草原上的小木屋》,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書里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
我十分喜歡羅蘭英格斯懷德這位作家。她出生于威斯康新洲的大森林,15歲時就為拓荒者們開辦的小學執教。出版的書籍除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還有《農莊男孩》《在梅溪邊》《草原小鎮》等等,被后人稱為“小屋系列”。
整本書主要講羅蘭一家原本生活在大森林里,但大森林太吵了,他們決定賣掉小木屋,搬到大草原去。他們騎著馬車,一路上困難不斷,可他們都堅持了下來。有一次還差點被激流沖走,幸好媽媽拉住了韁繩,救了大家一命。一路上都在吃玉米餅充饑,可他們也沒有說什么。終于到了大草原。結識了一位叫愛德華茲的先生,愛德華茲先生與爸爸一起蓋完了房子。一天爸爸出去打獵,屋里突然闖進來了兩個印第安人,媽媽和羅蘭很怕他們,但最后那兩個印第安人只不過是吃完食物就走了。沒過多少天,羅蘭一家又得了熱病,幸好有坦納醫生的照顧,才好了起來。春天的時候,草原起火了!羅蘭一家都慌亂極了,不過幸運的是這是逆風火,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戰爭結束后,羅蘭一家就離開了這個曾讓他們快樂過,害怕過的大草原。
我其實挺佩服羅蘭的媽媽的,她非常勇敢。就比如說在去大草原的路上,他們遇到了激流,如果不是媽媽不顧危險拉住韁繩,肯定早已不知道被激流沖到什么地方去了。她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好母親,她很偉大。羅蘭的爸爸也是一位好爸爸,他默默為這個家付出著,蓋房子,打獵,挖井??這些累活都是他在干。其實完全可以不用這樣,在大森林的小木屋里過過就好了,但他為了能讓家人能生活在更好的環境,不辭辛勞。
羅蘭是一位開朗大膽,孝順的女孩兒,有強烈的好奇心,狼群包圍了房子后她并沒有躲得遠遠的,而是透過窗子在看它們。讓我感動的是她得了熱病后,為了不想讓媽媽擔心,自己還逞能站起來。愛德華茲先生樂于助人,好相處,幫助爸爸蓋完了房子。杰克是一條忠心的狗,不論主人遇到了什么危險,都會保護她.
書里有很多對景物的描寫,用上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來當時的環境,讓讀者讀后就感覺自己也身處在這個環境當中。描寫人物的也很多,作者巧妙的從人物的各個方面,描繪出了人物的特點,讓人物在讀者心中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想了想自己,比羅蘭一家少的,是一種堅持。平常一遇到困難,就不想去做,懶得管,就把任務都交給別人。看看羅蘭一家啊,跋山涉水,不說苦,不說累,克服了種種困難,難道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每當遇到困難想要退縮的時候就要想想羅蘭一家,想一想他們是怎樣堅持的。
我還學習到了作者的寫作手法。文章要投入真情實感,要把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寫出來,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更能吸引讀者,要常用修辭手法,這樣才能使語言生動起來,才能使語言美起來。
每每想到羅蘭他們每天用面包,玉米餅充饑,心里總是有些不是滋味,現在我們可是要吃什么,父母就給買什么,可以說是衣來張口,飯來伸手。哪會像他們那樣就只吃這些。所以要好好孝順父母啊,看看羅蘭,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得了熱病還逞能,多好的孩子啊!我們也要像她這樣孝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