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2019年4月9日,被稱為“溫商闖將”的報喜鳥創始人吳真生,在趕往虹橋機場的路上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后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4歲。
從溫州永嘉縣的窮苦少年,到上市公司董事,吳真生白手起家,締造了自己的商業帝國,可即便如此,也難抵命運無常,大佬的傳奇人生在今年畫上了休止符。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好老板
吳真生車禍去世后,網上一片懷念之聲,人們常說“商人重利”,但吳真生卻是個例外。
車禍事故中,本來有四人受傷,包括吳真生、駕駛員,以及兩位公司高管,救護車來了之后,吳真生要求先帶員工去醫院,自己上了第二輛救護車,到了醫院,他也要求先給員工醫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距離事故發生數小時之后,吳真生卻突感身體不適,最終傷重不治。
“如果當時他不堅持先救治別人,如果他能早一點讓醫生給他自己作檢查,或許結果就不會是這樣了。”一位熟悉吳真生的公司員工動情地說。
吳真生去世的消息傳出后,很多人都在表示惋惜,大家都沒忘記他生前所做的俠義事跡,紛紛稱他為“中國好老板”。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作為浙商中的一員,吳真生身上有很多浙江生意人的優良品質,能吃苦,敢創新,不圖虛名。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在生意場上叱咤風云多年的商界大佬,當年卻是一位吃不飽飯的永嘉縣窮苦少年。
“我小時候養過四頭牛,沒怎么吃飽過飯!”,說起自己的童年,上面這句話就是吳真生對于當時最真實的感受。
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的吳真生,家里兄弟姐妹有七個,身體不好的父親撫養他們非常吃力,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吳真生早早就選擇出來闖蕩社會。
擺脫貧窮是吳真生出來奮斗的初衷,最開始為了謀生他也走了很多彎路,又是學機械,又是推銷汽車零配件,但都賺錢不多。
后來的他及時調頭,跑去永嘉電熱水器廠,做起了“康康牌”和“安康牌”的熱水器的推銷員。
在八十年代年代,電熱水器在北京還是個新鮮玩意兒,很多人不了解,聽著推銷員介紹半天,還是覺得像忽悠,費時費力,購買率卻很低。
吳真生看到這種情況,沒有一味抱怨,而是及時尋求突破,他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力氣使在了刀刃上。
吳真生想辦法裝了一個水泵,拿了臉盆,插上電之后作現場演示。
“讓冷水一瞬間變熱水”的演示,讓他在北京市場的銷售一下打開了局面,并將此模式在全國推廣。
白手起家,締造商業帝國
李嘉誠曾說:“我一生最好的鍛煉是做推銷員”,在推銷上如魚得水的經歷,也讓吳真生順利積累了自己的創業基金,開始尋求自己做生意的機會。
吳真生在營銷上很有天賦,在商業眼光上,也足夠精準毒辣。
八十年代的溫州,是全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很多供貨商都要來溫州進貨,機會很多,但因為缺乏有效監管,所以行業里魚龍混雜。
吳真生調研了許久,還是選擇放棄了自己推銷員的工作,開始投身服裝市場,在杭州四季青開店賣起了衣服。
剛剛創業之時,雇不起員工,吳真生很多事情都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他不停往返在杭州和永嘉縣之間,一個人把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所有的活都包圓了。
付出終有回報,這只初生的“報喜鳥”在1993年、1994年連續兩年成為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的銷量第一名,被客戶比喻為“一個隱形的市場冠軍。”
但服裝批發生意的火爆,背后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假貨泛濫,品牌標識模糊等等,吳真生及時察覺到了問題所在。
當很多人還停留在貼牌加工的時候,吳真生就已經只身去北京注冊了自己的商標——“報喜鳥”,甚至為防止惡意注冊或傍品牌的情況,他還一口氣注冊了十多個與報喜鳥相關聯的商標。
“我從來不喜歡幫別人做貼牌,就做自己的品牌”,吳真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報喜鳥主打高端男裝市場,發展迅速。
報喜鳥在杭州的生意越做越大,吳真生決定在溫州人民路成立第一家報喜鳥的品牌專賣店。
可惜在店面快裝修的時候,吳真生發現店面規模實在太小,不成氣候,于是他及時和幾位決策者商量,叫停工程,在店面的二樓盤下近千平方米,開始重新規劃店面設計方案。
為了讓品牌更深入人心,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吳真生開始選擇和其他企業一起聯合,打破家族經營模式,和其他幾位創始人一起,建立了報喜鳥集團。
被問及為什么選擇聯合其他企業發展品牌時,他解釋,“當時做服裝,全國有杉杉、雅戈爾等名牌,如果我們跟他們是一樣的定位,肯定是死路一條,那么干脆就合在一起。
不可能在虎口拔牙,那就跳開來,不做老虎可以做狼,不過是小一點而已,雖然個子小但是跑得快。”
“不計個人做老大,但求企業要做大”,吳真生與吳志澤、陳章銀、吳文忠、葉慶來等人成為了報喜鳥品牌的五位創始人,并最終促成企業于2007年登陸深交所上市。
四十歲二次創業
2004年,報喜鳥的經營相對成熟,吳真生決定功成身退,退出經營崗位。
四十歲“退休”的吳真生,還是想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思慮許久,他還是決定二次創業,從頭再戰。
對于自己在嘉興的二次創業,吳真生也坦言離不開當年努力擺脫貧窮的創業激情:
“拿我們當時來說,溫州地少人多,倘若不去創業,那么生活都成問題。周圍的環境也是如此,大家都是白手起家獲得了一定的成就,自己不去努力就跟大家格格不入。”
綜合考慮之下,他進軍此前從未接觸的家紡行業,從意大利引進羅卡芙品牌,準備從零開始再造一個“報喜鳥”。
年少離家的吳真生,對于“家”有著非常強烈的情感,這也是他當時想做家紡行業的初衷。他常常說:“二次創業,從為生計到為事業。”
可當時的家紡行業幾乎被外來品牌占據,吳真生要從中“分一杯羹”難度很大。
家紡和服裝有著很大的差別,服裝可以一次做幾十件,家紡一旦做一個印花,都是上千套,而且要支撐起一個店面,起碼要六十多種產品,這中間的壓力特別大,風險也很大。
再者,家紡是在家里用的,品牌傳播天然上就比服裝差了很多。
吳真生把這當成一種挑戰,他開始重新思考行業模式,學習歐洲,做精做強,在品質上下手,做百年老品牌。
口碑營銷的局面難以打開,吳真生就從身邊的朋友入手,免費送他們體驗,一開始朋友們都覺得花上萬元買床品實在過于奢侈。
但在使用過后,朋友們卻對羅卡芙的質量贊不絕口,再見到吳真生,他們甚至開玩笑說道,自己是被他給“坑”了。
“從白手起家到上市公司董事,真的不是偶然。”嘉興溫州商會副會長、嘉善溫州商會會長林青敲說。
吳真生自從意大利引進羅卡芙品牌,在嘉興創辦浙江羅卡芙家紡有限公司開始二次創業后,出差國外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一下飛機,吳真生從來不倒時差,而是立即投入工作。
這樣的努力下,他二次創業的成績依舊亮眼,羅卡芙進入中國以后,收購上海本土知名品牌惠誼家紡,開啟雙品牌戰略。
作為家紡品牌行業的“獨苗”,羅卡芙與LV、GUORGIO ARMANI等全球著名品牌一起入選“20世紀奢華品牌榜”。
只用了7年時間,吳真生就確立了羅卡芙品牌在國內高端家紡市場的領先地位。
2018年10月,2018胡潤百富榜發布,據不完全統計共計40位溫商(家族)上榜,其中吳真生財富達到28億元。
熱心公益的慈善家
對于金錢,吳真生曾表示,對于一個人而言,錢并非是最重要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則需要我們更多地回報社會,這樣擁有財富才真正有意義。
2011年,吳真生當選嘉興溫州商會會長,在當選當天,吳真生許下承諾,建立溫州商會大廈,給嘉興溫商一個溫暖的家。
兩年后,數百位溫商集資開始推進項目,卻沒想到遇上經濟不景氣,大樓面臨爛尾的風險。
這時候吳真生及時出馬,出資托底,項目才得以延續。就在吳真生卸任會長的2017年,100多名嘉興溫商終于集體搬進了大樓。
不僅如此,吳真生還很熱心于公益事業,他倡議成立嘉興溫商慈善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失獨家庭和犧牲英雄的家屬。
6年時間,籌集資金上千萬元,資助了700余名對象。
在給孩子的教育上,吳真生也非常嚴格,雖然很少給孩子講大道理,但為人處世的方式,他倒是給孩子教了不少。
兩個人出行,不能坐車子后排位置,一定要坐副駕駛;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動筷了自己才能開吃;不管身份地位,對朋友一定要真誠,吃飯要先買單……問起父親,小吳最先想起的,還是父親曾教給自己做人的一些道理。
在得知吳真生去世的噩耗以后,很多當地村民都紛紛趕來送這位企業家最后一程,離鄉多年的吳真生一直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他把電話留給村主任,讓他有事就來找自己,從不推諉。
前兩年,村里建老年活動中心,吳真生還捐了100萬元。
“他用開拓和奮斗成就自己的事業,用潤物細無聲的大愛情懷,來踐行他慈善的初心。始終如一、不計回報地奉獻自己的愛心,更帶動周圍的人一起參與愛心的接力……”
當吳真生去世的噩耗傳來之后,嘉興市溫商慈善基金這樣發表祭文哀悼他。
寫在最后
“慈善為念,愛人如己”,吳真生雖然離開了,但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因真而生,以真為生。
“商行天下誠為本 善行天下始無終”,是吳真生一生最真實的寫照,他是奮進敢為的企業家,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愿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