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往今來,戰爭是殘酷的,一仗下來,不僅死了無數將士,還害了千千萬萬無辜百姓。“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白的《戰城南》中說“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而曹操更是在《蒿里行》提到“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他們都感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災難。那么同樣經歷著戰亂,有著夢想和才華的人,為何一個成了一統天下的梟雄,另一位卻政治夢碎,退隱江湖呢?
? ? ? 一、兩人所處時代不同
? ? ? 曹操生活在東漢末年,正處戰亂,使這個梟雄有了發揮的舞臺。曹操在茍彧、郭嘉等人的相助下,挾天子以令儲候,很快就平定了北方。而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時期,那時候的唐雖興盛,但已經只是表面上的,外有胡人虎視眈眈,內有楊國忠、高力士,已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退。大唐的君主只是認為李白是有才華的詩人兼歌詞創作者,根本不會想到讓他來輔佐朝政。狂傲的李白一身才華不為人所用,最終四處游蕩。
? ? ? 二、兩人的家境不同
? ? ? 曹操出身為宦官世家,父親是太尉,家里有錢,見過官場,官場上人情事故比李白成熟多了,且曹操有父親做護盾,盡管開始得罪了當時權傾一世的蹇碩,但也僅僅是被明升暗降。李白則不同,出生偏遠,憑著天賦和好學才坐上“詩仙”的寶座,雖然有才,但是李白在政治上太天真幼稚了,加上沒有后臺,孤掌難鳴,很快就被撤職,所以李白有再大抱負也沒有用武之地。
? ? ? 三、兩人的性格
? ? ? 曹操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文武雙全。他這個人聰明透頂,但有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能夠把這樣一個復雜的性格統一于一個人,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曹操恰恰是一個能夠容的,一個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樣的矛盾的東西到他這兒都統一了。這樣一個人擁有極好的統率力和決斷力,使得魏國人才輩出,可謂“魏晉風骨”起源于此。反觀李白就沒有領導能力,天性狂傲、率真,壓根沒有城府。且一喝酒就秒變人來瘋,“將進酒,杯莫停”。所以這一點決定了李白成不了政治家。
? ? ? 四、李白的詩名太盛
? ? ? 雖然李白和曹操都是詩人,但曹操的巔峰之作,都是在做丞相后作的。而正是因為詩名太盛,李白當上了翰林學士這一閑職,唐玄宗邀請李白寫樂章,“可憐飛燕倚新妝”觸犯了楊貴妃,使得李白被“賜金放還”,導致了李白政治夢想的破碎。
? ? ? 李白政治上太天真、太有才華,他是一個習慣自由、享受自由的人,不管是在怎樣的時代,李白都成不了政治家。而曹操文武雙全,對眾多武將的使用可以說是人盡其才,遠非漢末眾諸候可比。所以他成了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