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體受風就懷孕”,你竟是這樣的女兒國!
【一帶一路上的歷史之謎3】
神話故事你也當真。
歷史上不可能有“女兒國”,這是常識!
——慢著。話別說得這么絕對,當心噎著。
古人類學家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海島上,曾經發現過一種人類的遺骸,體格矮小,身高只有80厘米左右。
注意,這些遺骸不是小孩,也不是患了侏儒癥,而是成年人。
他們在滅絕之前,就是一個“小人國”。
最初他們的身高還是正常的——那時候,他們的家園還和大陸連在一起。
后來,氣候發生了變化,海水上漲,生存的地方成了孤島,與世隔絕。
他們開始了艱難的適應。因為資源匱乏,高大的身材會消耗更多,在遺傳過程中,“個子小”的基因得以優先保留。
于是,他們的身材越來越矮小——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
既然有“小人國”,為什么不能有“女人國”呢?
“小人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女人國”,則是人為選擇的結果。
很多所謂“女人國”的故事、傳說,其實都受了母系氏族社會的影響。母系社會時期,人類以母親的血緣作為維系,女子是社會的主導力量。
母系氏族的特點,是“無父無夫”,成年男子經組織允許,可以到部落里“走婚”,女子懷孕、生子之后,男人就該灰溜溜地滾蛋了。生的孩子,如果是女孩,有前途,可以好好培養;如果是男孩,成年后也得找他爹去(當然也不太好找,誰知道他爹滾到哪里了呢)。
那時候的孩子,一個典型特征,就是“認識媽,卻不知道哪個是爹”?!案浮弊衷诩坠俏?、金文中,是一個人手持石斧,進行勞作。形象很貼切嘛!在母系社會,“父”地位全無,就是個干活打雜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母系社會,大的部落全是“女兒國”:成年人清一色都是女人,小孩中有一部分是男孩。
雖然后來社會進化了,但母系社會的風俗,依然在個別地方存在著。
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特點:地理環境相當封閉,外人很難進入。
這也給“女兒國”的存在創造了條件。
比如咱們“一帶一路上的歷史之謎”第一篇,講到周穆王會見西王母,西王母就是一位女性部落首領。這個部落,未必是“女兒國”,肯定也有男性,否則在那個時代很難生存下去。
選擇女性作為部落首領,說明這個部落依然深受母系社會思維的影響,女性的地位,高于男性。
那么,有沒有完全脫離了男性的“女兒國”呢?
歷史上可能還真有過。當然,像《西游記》那樣,喝口水就懷孕、不需要男人的女兒國,是不存在的;我說的是那種保留了母系社會傳統,女人生完孩子就把男人趕走,部落里只保留女性和未成年男性的“女兒國”。
有趣的是,這樣的“女兒國”,基本還都在海陸兩條古絲綢之路上。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于產生過“小人國”遺跡的印尼。
這個群島組成的國家,位于從南海通往南亞、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好巧,這兒不缺海島,不缺人跡罕至、鳥不拉屎的海島——幾千年前,更是如此。
與外界交流極少的封閉環境,為實踐母系社會傳統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話說我國南宋時期,皇帝閑得渾身肚子疼,也想學周穆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后來發現自己走不開。得了,派個特使,替朕出去看看吧。
于是,特使下南洋,四處胡溜達?;貋砭透R報各個國家的情況,一個意思,就是讓皇帝知道“世界真的很大”。
宋太宗有個沒落子孫,名叫趙汝適,曾經當過負責船舶管理的官員。他把特使們匯報給朝廷的材料,整理了一下,雜七雜八弄成了一本書,叫《諸蕃志》。
其中就記錄了印尼爪哇島附近,曾經出現過的“女人國”?!吨T蕃志》里的多數國家,都是單獨列的綱目,“女人國”卻被列入了“海上雜國”之內,可見其小——甚至連國名都沒有,就叫“女人國”。
——等等,讓我仔細看看:
居然還不是一個女人國,而是兩個!
區別在于,一個女人國更純,男人去了會被整死;另一個女人國就不太純了,允許男人作為“妻妾”侍奉女人。
來看看原文:
又東南有女人國。水常東流,數年水一泛漲;或流出蓮肉長尺余、桃核長二尺,人得之則以獻于女王。昔常有舶舟飄落其國,群女攜以歸,數日無不死。有一智者,夜盜船亡命得去,遂傳其事。其國女人遇南風盛發,裸而感風,即生女也。
西海亦有女國。其地……以女為國王。婦人為吏職,男子為軍士。女子貴則多有侍男,男子不得有侍女。生子從母姓。氣候多寒,以射獵為業。
能看明白吧?兩個都沒有名字的女人國,前者,我們姑且稱之為“東南女人國”;后者,不妨稱之為“西海女人國”。
東南女人國,地理環境惡劣,經常洪水泛濫。這個“國家”,看樣子是不允許成年男子存在的。那怎么繁衍呢?“裸而感風”就懷孕,而且只生女孩,顯然是瞎扯。
她們繁衍的方式,很可能是“搶新郎”(貌似某些少數民族也有這種風俗)。過往船只路過,總得在碼頭上弄點吃的吧?一不小心,被看上了;看上之后,就被折騰得夠嗆,“數日無不死”(請問有沒有男生向往這種死法?)。
有個男的比較聰明,掙脫了美女們的魔爪,偷條船逃走了,大家才知道這事兒(于是一個個自告奮勇報名前往)。
西海女國的事情,顯得更靠譜一點兒,也更能體現母系社會特征:
國王是女的,當官的也是女的,男人也允許存在,但只能干體力活、做軍士。女的可以“妻妾成群”,男的卻只能“從一而終”……多么不公平啊……這樣的“女人國”,存續下來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西游記》里的女兒國并非憑空杜撰,而是根據玄奘法師寫的《大唐西域記》,進行了藝術加工。
《大唐西域記》記錄了一個“女國”,也在古絲綢之路(陸路)上,地理位置距離今天的西藏不遠?!笆酪耘Q國,夫亦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種而已……”
顯然,和《西游記》不同,這個女兒國,不僅有女王,她老公也是國王,只是不準參政;男性只能負責打仗、耕田,其他的不準管。這和西海女人國還是很相像的,雖然它們相隔萬里之遙。
女人之間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