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摘自《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9課堂》——將問題分解開來解決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人,他們能夠找到問題的所在,卻不能完成對問題的解決,喜歡在過程中半途而廢。這些人之所以失敗,并不是因為要完成的事情難度太大,而是自己認為距離成功很遙遠。他們并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目標太大,自己也感覺迷茫,所以時常倦怠,最終導致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如果他們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標,也許他們就變成成功者了。
多叉樹法:用樹干代表大目標,直接連著樹干的樹枝代表小目標,樹枝上長出的小枝代表更小的目標,而樹枝的葉子則代表即時的目標,也就是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完成小目標是完成大目標的必要條件,而大目標則是完成小目標的結果,能夠把每個小目標實現,那你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大目標,大目標就是小目標的和。
【I? 重述】
定過大的目標會讓我們產生焦慮的心情,目標太大容易讓人喪失達成目標的意愿。而這個片段很好的告訴了我們,面對很大目標的時候,不要逃避,而是分解他。
第一步,定大目標,作為樹干
第二步,根據大目標方向,分成很多小目標,列出計劃
第三步,每實現小目標就做自我獎勵
【A1:拆為己用】
不管在學校還是出來后,有很多大想法,但是很多還停留在想法上,比如學習小提琴,每個月或者每周要讀夠多少書,還有月薪6000等等...很多想法都沒有實踐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標堅持做起來比想象中的難,而且,有時候想做什么事情,都是一腔熱血,但是恒溫不了。所以,按照片段,我不僅應該分解目標,還要給自己足夠的動力去堅持這件事情。拿看書來說,我知道看書的好處以及重要性,但是為了結合實用性,我應該定好一個大目標,每個月看一本書,將書里對自己有用的片段拆出來,寫成拆文,既鞏固學習了拆書法,又能夠很好的吸收書本上的內容。
【A2:如何運用】
第一步,我定的大目標是,一個月讀一本實用類的書。
第二步,每周選擇三個片段進行拆書,并寫在簡書上
第三步,可以找拆書家老師溝通,并點評拆書內容,不斷提煉文字以及多角度解讀片段。
第四步,完成拆書任務后,獎勵自己一個一直想吃的東西或者想買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