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 ? ? ? 這是漢樂府里的江南,僅聽名字就讓人十分迷醉了。如此優雅的詩句,直勾的人們想要挽裾脫鞋,涉水去做個魚戲江南的那個采蓮人啦。你是否在詩句里想起了姑蘇?想起那個在夢里水鄉住滿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想起杏花春雨里“牧童騎黃牛”的那個江南?想起寒山寺,想起余光中先生在海峽那頭思索了千萬遍的“小杜的江南,蘇小小的江南,多蓮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范大夫和西施泛舟三江早已笑看紅塵,而吳越春秋,數不清這神奇的江南究竟引人多少牽盼?!
史書記載,在隋以前 ,江南有時指湖南、湖北一帶。且不說些苦大仇深的地理名詞,最近家中的菜盤里常常有可口的美味——江城的蓮藕。嫩藕清香,細脆絲連。客居武漢多年, 腳下這方叫人愛叫人感到親的南國江城里,我最愛的風景,必是一池一池的蓮。
沒錯,下面你將看到的,都是蓮,來自江城的蓮!
在百湖之城的江南勝景里,能與蘇杭媲美,勝卻避暑山莊之名的莫不是“東湖”。東湖綠蔭叢叢,碧水清天里盛開的蓮,著實讓人心曠神怡,也予此城平添無限高潔雅興。
這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拍下的蓮。“小荷才一點,新綠已千重。”能擁有這般理想境界,真讓人心馳神往。北宋文人周敦頤在《愛蓮說》里寫到“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足見詩人對蓮的喜愛,喜歡到了極致,以至于情性漸濃不禁向讀者發出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邀請。在江城繁忙的勞作后,總想找一處僻靜,靜聽那風聲雨聲荷葉聲,聽一聽這一池蓮花的心事,也在蓮之高潔中蕩滌自己內心吧,紛繁忙碌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煩心瑣事使人心靈布滿灰塵,枯燥的靈魂經過一池青蓮的蕩滌,頓時使人心生暢快,煩惱全無,全把那負面情緒拋離十萬重天。接觸偉大的事物真的能助人滿身正能量,也很喜歡這種自在的愜意和柔軟的明媚。想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下那一份寧靜甜美的心也是如此得來吧。
微風吹皺一池秋水,北國早已秋意漸涼的時候,而江城和江城的蓮,仍獨守著自己的美。又想起《采蓮賦》里“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的畫面。真想駕起那一葉小舟踏破碧水,誤入藕池深處行舟楫之樂,體味那采蓮的樂趣。江南舊事,都躲在文人筆下的意象里。而江城的蓮花,只等君來采。采蓮,并非是江南女子的專屬,我等男兒豪情,只要用心,用心發現美,只采一束,采一束便香滿全身。
踏破靈霄,放肆桀驁。身似菩提,心如明鏡。而記憶中的你,仿佛化身為蓮花,開放在心間,搖曳了無數個輪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吹散如煙,那遺落在時光里的往事,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變得淡然,世間煩惱成苦海,一念心悟自清涼。耳邊響起了聽過無數遍的《云水禪心》,心湖靜的如這秋夜一般微涼,滿載愜意入眠,定得幸運眷顧。江城亦可采蓮,采蓮未必用手,用心一樣可得喔。
最后附了這張美景圖畫。雖然大美的江城武漢,落霞沒有孤鶩伴隨,但我內心早已飛揚。
愿美好的都眷顧你,愿你都發現美好,愿歲月和你一起美好到老。
(16年仲夏夜作于江城小塌之上? ? 又到采蓮時節,歡迎各位江城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