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互聯網信息變現為個人財富-始于記錄,卻不止于記錄

如何讓信息變現為財富

我們的記憶系統非常復雜,哪些東西被記住,哪些東西被忘記,有一個內在決定的機制。我們很多時候受到記憶容量的限制,工作記憶中無法存儲、比較、操作足夠面向的信息,因此就無法產生一些需要計算大量維度的復雜問題的答案。這時就體現出記錄的重要性,記錄可以讓我們保持住這些信息。但是單單有記錄還不夠,記錄僅僅是一個信息的入口,保證必要的信息被保存。但是當它們保存下來后,如果不能得到提煉,拿出要點,把要點同時呈現于我們面前,讓他們進入工作記憶同時被操作,那么存儲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廣大互聯網上存儲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如果他們不與你發生深入的關聯,那么他們又有何意義?

所以記錄之后,還有幾件事需要做,才能讓信息與你我建立真正的關聯,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好的工具,可以讓一下關鍵環節的實現更為簡單、便捷。我會分別使用印象筆記自建的筆記模板、內建的Tag功能,以及腦圖工具Xmind來實現對記錄筆記的深度整理和加工,最終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第一件,信息的提煉和升華,從已有的信息中找出邏輯要點和主線,更為重要的是對其進行批判,肯定好的地方,修正不好的地方。

我們每天都會輸入大量的信息,但是最終留存到腦海中,被長期記住的內容可能不足輸入的1/100,甚至1/1000分之一。同理,我們閱讀大量我們認為重要的文章,我們試圖從中學習,但是到頭來真正留下的內容也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我們根本沒有對這些我們想要的信息進行深入加工,當一個信息被加工、編碼的深度不夠時,他們根本不可能被記住。因此,與其閱讀大量的文章,不如首先在眾多文章中選擇出優先級,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之閱讀對你最重要的文章。另外多出來的時間就需要對這些閱讀過的文章進行深加工。我選擇印象筆記作為文章的存儲,一般文章我會存入pocket,利用pocket的tag功能進行優先級的標定和相關的分類。最重要的文章我存入印象筆記,在印象筆記中我使用自制的筆記總結表格進行文章核心要點的提煉,總結。表格如下,包括幾個核心元素:題目、重點、難點和行動,任何一個知識都要轉化為一個可執行的行動,如果是方法類的文章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如果是一個理解知識類的,就制定一個記憶、反復復習的計劃。在todo list的制定中,要對執行路徑進行頭腦中的預演,提前規劃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相應的解決辦法。

總結和提煉筆記01
總結和提煉筆記02

第二件,把提煉出的同一主題下的信息進行匯總,把它們統一放在一個方便獲得和查看的地方

在選擇文章,給文章標定優先級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心懷對人生的規劃,要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的概念。只有懷揣這些目標,你才能對哪些信息是重要的進行選擇和標定。根據你的規劃和目標,所有的信息都會自動組織成類,這些分類直接歸屬于你的目標。歸類的方法可以通過印象筆記的標簽和筆記層級結構來實現,也可以把相關的總結提煉后的筆記創建成link table,這樣就實現了把所有相關筆記和信息放在同一個隨時可獲得的位置,方面你隨時提取所有的信息,進行比較和關聯。千萬不要小瞧匯總的這一步驟,其對你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關鍵作用,只有把同類信息進行了收集匯總,才方便你下一步的集中總結和提煉知識要點,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否則你收集的信息永遠都是一盤散沙,彼此分離的。下圖為我進行機器學習工具包scikit-learn學習的文章匯總列表。

信息匯總

第三件,把所有的要點理順成調理分明、彼此關聯的完整邏輯系統。

  1. 對匯總的文章進行集中的主題閱讀,讓自己沉浸于該領域的各種知識、概念、理論、方法技術之中。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摘記。
  2. 在大量閱讀和摘記的基礎上,頭腦風暴,梳理出該主題下所有要點的主要脈絡和分支結構,可以通過腦圖來完成。
  3. 在分支結構和摘錄素材的基礎上,組織完成多篇短文,構成一個同一主題下的完整長綜述,可以進行線下線上的分享。
頭腦風暴,建立知識體系

第四件,深入閱讀,攻克關鍵知識點。實踐中深刻理解知識,反饋改進知識框架。

  1. 反復理解和記憶綜述,如有不理解的部分,回到文章的原始部分反復閱讀直到理解為止。
  2. 在實踐中應用知識,通過實踐中的反饋繼續完善綜述。
攻克難點,實踐中反饋

互聯網上埋藏著豐富的寶藏,你每每與之擦肩而過,頭腦中似乎留下些許痕跡,但終將淡忘。何不始于此刻,聚攏你的目光,收起你的貪婪,置所有的力量于一點,通過智慧的力量,建立與信息深切的連接,真正去擁抱那些你所看重的財富。

喜歡本文,就請點個贊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