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要點
一、15周齡蛋雞沉積髓骨時期營養補充需求
? ? ? 15周到5%產蛋期的雞,性成熟的同時雞只在產第一枚蛋的前10天開始沉積髓骨,髓骨的生理功能是作為容易抽調的鈣源,供雞產蛋時利用,蛋殼形成時約有1/4的鈣來自髓骨;
? ? ? 提供適宜的鈣水平,保證鈣的儲備,以免造成產蛋高峰期出現軟殼蛋等蛋殼問題;保證日糧中有合理的鈣梯度,以免直接使用高峰期高鈣日糧導致的蛋雞血鈣過高,腎臟負擔加重,引起腎腫,最終導致拉稀;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為產蛋高峰打下良好基礎。
換料方案:
第l、2天,2/3的育成料+1/3的產前料;
第3、4天,1/2的育成料+1/2的產前料;
第5、6、7天,1/3的育成料+2/3的產前料;
改善雞只消化道健康水平的添加劑大蒜素、益生素、小肽類、寡糖類、酶制劑等產品。
二、細節管理在整個免疫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在養雞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視雞舍的隔離、衛生和消毒工作
五、監測體重的目的就是要及時調整雞群
養殖戶在體重監測方面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從3周齡開始,每周稱重次。
第二:稱重應從雞舍不同位置和不同層次取樣,每次最少要取50-100只進行稱重。
第三:每次稱重應在同時間進行,定點稱重。
第四:稱重時要遵循“定時、定位、空腹”的原則。
第五:根據體重監測的情況,在8周齡上籠后進行分群管理,可將雞群分為三組:超重組;標準組;低標組。三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超重組可維持原先的采食量,但不可減料。低標組可在標準采食量的基礎上增加飼喂量。
第六:定期稱重有利于掌握雞群的生長發育情況;調整雞群的均勻度,有利于提高雞群后期的產蛋率。均勻度不好的雞群所造成的后果比開產時體重小的雞群還差。
六、疑難問題解答:
1、蛋殼顏色問題
蛋殼顏色形成途徑:血液中紅細胞一血紅蛋白一膽綠索一膽紅索一葡萄糖醛膽紅索一棕色素卟啉(沉積于蛋殼外層和殼上膜),其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遺傳決定:影響蛋殼顏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且僅限于帶顏色羽毛或皮膚的雞種,研究數據表明蛋殼色澤遺傳為0.58~0.76。
(2)疾病影響:輸卵管病變、新城疫、減蛋綜合癥、腎型傳支、雞白痢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蛋殼腺萎縮,從而使殼上膜的分泌量減少,殼上膜是蛋殼的最外層,其內所含的色素與殼上膜的量有關,這一含量也最終決定蛋殼的顏色。
(3)用藥不良:磺胺類、呋喃類、喹乙醇、尼卡巴嗪、左旋咪唑等藥物會干擾棕色原卟啉的形成,從而影響蛋殼顏色。
(4)營養調節:維生索營養、微量礦物質營養、有益微生態制劑、廣譜抗生索等從維護蛋雞生殖系統的健康和保證蛋殼形成的物質供紿兩方面影響蛋殼顏色。
(5)飼養管理:各種應激因素使營養物質從非必需代謝活動如殼上膜的生成等轉而用于急需的代謝活動上,殼上膜量的減少直接影響的蛋殼色素的沉積。
(6)年齡因素
母雞殼上膜的分泌量并不因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當母雞隨著年齡增長而蛋重亦增大時,有限的殼上膜就會分布到擴大的蛋殼上,因此蛋殼顏色變淺。
2、啄羽產生的原因及控制
啄羽主要由環境和營養失調引起當雞舍中飼養密度過大、光照太強(或不均勻)、雞舍灰多、通風不良、飼槽面積不夠、濕度太高、溫度太高(或不穩定)、外部寄生蟲多、意外斷料、外傷等不良環境因素均會誘發雞只產生啄羽。或者日糧中營養素失衡,如鈣、磷比例不當、微量元素不平衡、缺鹽、粗纖維少、氨基酸不平衡、維生素尤其B缺乏等也會產生啄羽現象。
當雞只產生啄羽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控制:
① 發現啄毛,立即隔離;
② 如果啄毛嚴重,應重新補充斷喙;
③ 控制光照強度;
④ 飼養密度不要太大;
⑤ 控制通風量,減少灰塵;
⑥ 在被啄的部位滁上機油;
⑦ 檢查配方是否合理、平衡,因蛋白質不足的可在日糧中提高優質蛋白原料(豆粕、魚粉等)的比例;因缺鹽引起的可在飼料中添加1%~2%食鹽,連喂2天~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補含硫氨基酸或含硫礦物質;適當添加青綠飼料或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發生。
3、如何通過營養措施減少熱應激的危害
環境溫度升高,雞群出現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溫度越高,表現越明顯,同時表現飼料消耗減少,飲水增加,從而造成產蛋雞采食量減少,產蛋率下降,蛋重減輕,蛋殼質量差,破殼蛋增多,產生軟殼蛋和薄殼蛋;同時雞體免疫功能和免疫應答能力均有所下降,疾病抵抗力降低。
1、提高日糧營養濃度(降蛋白、提高能量和氨基酸水平)、添加油脂(1-2%),油脂與碳水化臺物相比代謝時的熱耗少,可減少代謝性應激;另外,可提高適口性,促進采食;
2、飼料制粒提高采食效率,增加采食量;
3、傍晚飼喂在清晨或夜間喂料,避免中午炎熱時喂料,使雞在中午能安靜的體息;
4、傍晚加貝粒或石粒緩解采食量不足造成的鈣攝不足,改善蛋殼質量;
5、補充碳酸氯鈉(0.2-0.3%)緩解熱應激反應,提高產蛋量和改善蛋殼品質;
6、補充維生素(維生素C,D3、E、煙酸等)抑制體溫上升,緩解熱應激,增加采食量;
7、充足而涼爽的供水。
4、能蛋比失調問題
能蛋比即飼料或日糧中每兆卡能量所對應的粗蛋白質克數,它不僅能反映日糧中蛋白質的水平,還可以反映飼糧中能量與蛋白質的平衡程度。對于畜禽來說,在滿足最低能量蛋白水平上,都存在個最佳的能量蛋白比例關系,以符合動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生理狀態以及不同的生存環境中的營養需要。
1、日糧能蛋比失調的危害
① 能量及蛋白質不能高效利用,飼料轉化率低下;
② 生長發育匣,體重不達標,產蛋率低而不穩;
③ 血氨升高,增加肝腎負擔,飲水量增加,抵抗力下降,易患禽痛風、脂肪肝,腎腫等,糞便含水量增加;
④ 高溫季節高蛋白日糧會加劇熱應激;
⑤ 大黃或雙黃蛋比例增加,易發脫肛或啄肛現象;
⑥ 死亡率高淘汰雞體重小、羽毛不佳,飼料成本高。
2、應對措施
① 添加0 5%-2%的植物油脂,提高代謝能水平,平衡能蛋比;
② 添加復合酶制劑或微生態制劑,提高飼料消化吸收利用率;
③ 采用氨基酸或可消化氨基酸設計日糧,保持氨基酸平衡,適當降低粗蛋白質含量;
④ 動態配方設計,根據飼養環境、生理階段、生產水平、季節等的不同調整日糧配方。
5、影響蛋重的因素
1、開產體重小,營養儲備不足,造成開產蛋重小影響全程蛋重,追求較大蛋重時,可以適當增加育成雞體重標準;
2、開產日齡開產推遲1周,蛋重增加0.15克;
3、開產季節春季開產早,蛋重小;
4、育成期光照程序要穩定,育成期到預產期過渡時光照不可加的太快,應根據體重是否達標為依據,追求較大蛋重時適當推后加光照;
5、環境溫度育成期高溫,產蛋前高溫。
6、追求大蛋的誤區
1、生產比標準蛋重略大的蛋重時,易出現脫肛現象,造成蛋雞的死亡;
2、超重的蛋雞泄殖腔脫垂外翻,不能及時閉鎖,容易引發蛋雞的啄肛,增加死亡率;
3、蛋雞體重超標,泄殖腔脂肪沉積過多,產道狹窄,加上超標的蛋重,造成蛋雞難產,引起蛋雞死亡率增加;
4、整個產蛋期,難產和啄肛死亡占總死亡率的70%,從而使整個產蛋期的死亡和淘汰率達到20%;
5、產蛋期補充過高營養水平,生殖腺沉積過多的脂肪,造成生殖系統過早衰老,影響到生產性能的發揮,高峰維持時間短,通過過高營養促使蛋雞短期高產如同拔苗助長,全期的產蛋性能反而會降低;
6、營養亞油酸;能量;蛋白質。
7、脂肪肝防治
1、提供能蛋比適宜的日糧;
2、加強飼養管理,提供適宜的生活空間,環境溫度,減少雞的應激;
3、在日糧中提高蛋白質水平或添加橄欖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死亡率;
4、每千克日糧中添加0.05—0.10毫克的生物素足以緩解死亡的發生,每噸日糧中添加硫酸銅63克,氯化膽堿550克,維生素B12 33毫克,維生素E550國際單位,蛋氨酸500克,并將日糧蛋白質提高1%~2%;
5、在育成期時控制體重,不可過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