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重溫了鞏俐的經典電影《秋菊打官司》,身穿紅棉襖,頭裹綠頭巾,頭也不回的走上告狀之路。其實告狀的原因很簡單,兩家人因為口角之爭,村長踢了秋菊丈夫萬慶來一腳,在秋菊的認知中,村長是官,打兩下人,也可以接受,但就算是村長就算打人也不能往人命根上踢,所以秋菊就找村長討要個說法,結果村長太愛面子,覺得自己是官不能服軟,倔的像頭驢,于是秋菊走上了告狀之路,總有人能管得了村長。
影片中四次出現了秋菊和她妹子坐在三輪上,經過村里彎曲的土路,或許這也暗示著秋菊告狀之路的艱難。
秋菊最先去了鎮上的李公安那里,瞅著是親戚的關系,希望能給秋菊一個說法,最后是官官相護的結果,李公安為了平息秋菊的不滿,自己買的月餅送到秋菊家,結果被秋菊發現,又退回給他,秋菊同樣是倔的不像話,原本可以輕松平息的的事情,卻硬是被這兩個倔強的官和民鬧到了縣里市里。
秋菊在小道消息下知道了嚴局長的住址,便帶上果籃和鏡子去拜訪人家,因為害怕局長忘了自己的事,特意帶了個鏡子,在這里可以看出鄉下人的淳樸,卻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愚昧和羅落后,似乎是只要和當官的打好關系,這些問題就可以不走任何程序的解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的,在市里告狀得到的依然是原來的結果。秋菊要的只是一個說法,也許只要村長說一句“打了慶來,是我的不對”。這句話就夠了,但那個迂腐的老頭就是不可能,倔強的秋菊也不肯。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局長給秋菊介紹了一個律師,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秋菊把材料都交給律師后,又返回來問律師,把這件事委托給他以后自己真的不用再管了嗎?本來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知道的事情,卻被秋菊問出來,在這塊我們就真的認識到秋菊雖然有著高中的文化水平,但卻是個實實在在的法盲。如果說之前的秋菊是個倔強到不可理喻的女性,這里就為她不可理喻的倔強找到了理由,她不懂法,不懂得維權,只知道自己有理就一定會有人給自己撐腰,所以才在那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
在終于可以得到一個說法以后,恰巧秋菊的孩子出生了,雖說村長是個迂腐的老頭,卻在幫助秋菊一家上絕不含糊,老頭糊里糊涂的成了秋菊母子的救命恩人,最戲劇性的一幕開始了,本來要在秋菊孩子的滿月酒上好好感謝一下村長,結果就在那天響徹山谷的警車將村長帶走了。影片結束后定格在一個說不上后悔不解痛苦疑惑等等復雜情緒的秋菊的臉。這個農村婦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害得救命恩人蹲了監獄,她只是想讓當官的給個說法,并不想抓走。
故事結束后就是在這里看到了法律和人情的對立,對此不該有深深疑惑,而要認識到法律沒有人情,法律不容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