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知名導演為您揭開千年古剎爐田禪寺重建之謎(2)
說起天姥山,大家不免想起詩仙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在一般地圖上,要找到天姥山幾乎是不可能的。從地理上看,天姥山只是浙江省新昌縣境內的一座普通的山脈。但它實際是詩仙李白詩中的夢中圣山。
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把天姥山的氣勢描繪的淋淋盡致。時下, 隨著新昌縣旅游經濟的發展,現今天姥山已經是浙江新昌天姥山風景名勝區,它以佛教文化、唐詩文化、茶道文化和山水文化為內涵,以石窟造像、丹霞地貌、火山巖石地貌為特色,融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為一體,具有游覽、觀賞及科學考察、科普教育等諸方面價值。
說到此處,不能不提到一處明朝萬歷十八年的一座古寺——爐田禪寺!在霧海云山的天姥山深處,一處占盡天姥山風光華翠的千年古剎雄立山中,俯視蒼生,悲憫這混沌的紅塵俗世眾生。
爐田禪寺背靠天姥山連綿雄壯,一座座清秀的山峰攜云帶霧尾隨而下,好似朵朵青蓮相互簇擁稽首。爐田禪寺周圍千山圍繞聽經,如碧蓮綻放在天姥湖畔。東南萬山傾倒似虔誠朝拜,東南大部分村莊都展現在它面前。晨鐘暮鼓悠揚,度化有緣之人。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古香古色,禪機深深地爐田禪寺早在七八年前還是一片廢墟,它如今的莊嚴寶相應歸功于一位名叫釋慧光的高僧。
爐田禪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十八年,是一座千年古寺,它位于嵊州華堂經大聚市過儒岙上天臺萬年華頂的大道畔,曾是名士高僧聚集的地方。在歷史的風云變幻中,淹沒成為廢墟。
戊子年秋,釋慧光大師回新昌祖籍探親期間,同友人宋永良、王國平一起暢游天姥山,行至山腰處,機緣偶見一古寺遺址,衰敗廢墟一片,只留古碑一方,悲憫之心油然而生,釋慧光大師發下大愿,無論何等艱難困苦,定要重修古寺,再現千年古剎昔日之輝煌!
發下大愿必當身體力行,對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古寺廢墟重建莊嚴寶相,談何容易,一磚一瓦都要從山腳下的集市運輸上來,由于山路陡險難走,當地最擅長山路行駛的司機也要一個小時車程,一般的運輸車輛聽說古寺位置所在,找各種理由推托不做此生意,寧可不掙錢,也不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往山上運輸建寺所需工程材料。
對此窘境,釋慧光大師并沒有輕言放棄,初期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釋慧光大師開始了一個人的重建古寺的行動,對于古寺遺址的細究考量、設計、重建后怎樣的建筑風格等等,釋慧光大師夜以繼日的在踐行著當初的大愿,不久,釋慧光大師的行動感動了沃洲村村長鄭長洪、書記章樹英,他們在和釋慧光大師深度交流后,自愿加入了重建千年古剎的隊伍中。
山下的磚瓦開始一點點運到山上,通水、通電,一場千年古剎重現莊嚴寶相的戰役逐漸拉開帷幕,與此同時,息坑自然村委章佳仁、章佳林、章伯成、章朝虎、裘遠明、王伯東、徐建平等附近的善男信女開始各自發心,身體力行加入到這場戰役中。寒來暑往,斗轉星移,春秋八載,千年古剎終于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那么在這千年古剎重建過程當中,又有著怎樣離奇的事件發生?春秋八載,釋慧光大師如何在重建古剎的歲月中清修佛法?釋慧光大師與如今的爐田禪寺又有著怎樣不解之緣?敬請期待《一個人的千年古剎情緣》————央視青年導演鄭燕興為您揭開千年古剎爐田禪寺重建之謎(3)。
(備注:天姥山爐田禪寺地址---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沃洲村息坑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