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眼界狹窄
我們說,邏輯、正確推理的意義在于發現真相。在被發現之前,事物真相存在的確定地點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預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探尋真相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如果僅僅是限定搜尋的范圍,這算不上眼界狹窄,因為限定范圍是避免做無用功的實際需要。一個眼界狹窄的人,他拒絕某些選擇僅僅是因為這些選擇偏離了他的預先設想,所以他認為不值得去探尋。這種限制缺乏理性的基礎,換句話說,眼界狹窄實際上是在削弱推理過程的有效性。但有些時候,過于開放地接受一切的態度在理性思維上可能會錯得更離譜。
I:
人們通過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發現真相,而真相存在的地點我們是不知道的,為了更好的找到真相,我們需要避免兩種錯誤:眼界狹窄和開放接受一切。眼界狹窄是只那種拒絕去探尋與自己預先設想不一樣的地方。這兩種錯誤都會導致我們無法有效找到真相。正確尋找真相的途徑是解放自己的思想,不固守自己,自己給自己設定死范圍。
A1:
最近在學習溝通力方面的知識,固執以為先學習很多書籍和音頻資料,結果很多聽起來就沒有多少價值,有些暫時或相當長一段時間都用不到,結果浪費了很多時間,耽誤了去練習。合適的做法是針對自己的情況劃分出范圍,在此范圍內找資料學習并練習,在練習中發現有新的問題而不在范圍內,那就重新劃分范圍再去學習和練習。
A2:
這幾天在設計公司銷售業務項目驗收流程和標準設定工作,最開始想完全安裝Prince2里的來做,結果發現也只是指導意義,不能完全招辦。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按下面步驟:
1)從網上尋找相關類型項目驗收的流程和標準文檔;2)結合公司情況設計一套完整的,3)結合具體項目進行區別劃分,4)找一線人員討論該方案,并嘗試一個項目練習使用,后期經過不斷的使用再優化,不是在發現使用存在問題后還不改變。
R2:以先后論因果
在因果關系中,原因總是先于結果發生,所以大家會有“發生在結果之前的就是原因”的錯覺。但實際上因果之間是有一定的時間差異的。首先,我點燃了炸藥包的引線(原因),然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燃燒,最后產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結果)。當事件A發生后,緊接著事件B也發生了,所以我們認定,A是引起B的唯一原因,A導致B。這種僅僅以發生的先后來斷定因果關系的做法就是以先后論因果謬誤。
I:
因果關系有先后順序,為此有一種謬誤就把有先后順序的事件認為是因果關系且是唯一的,但事實并不如此。如我打了個噴嚏,你剛好在離我5米遠地方行走,你突然在我打完噴嚏后摔倒,這兩者就沒有因果關系,一點關系都沒有。還有有先后順序且是因果關系的事件中,也不是唯一因果關系,如我給A的汽車加了汽油,汽車動了,這兩者有因果關系,但不唯一,還必須聯合A啟動汽車,松開剎車后,汽車才動。
A1:
上周與女友一起看電視,我正拿東西吃,還未到嘴邊,女友打了個噴嚏,我把東西掉地上了(實際是沒有拿穩,大腦在想其他事情),然后就以嗔怒的表情對女友說:“瞧你,把我嚇得東西都沒有吃到掉地上了,趕緊拿一個陪我。”我故意以先后順序將兩者連接為因果,對二人并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工作中也這樣會多影響同事關系呢。
A2:
最近在做信息溝通障礙的調查分析。一直覺得是公司的政策問題影響了溝通順暢。雖然政策在前,問題在后,但僅此判斷唯一關系并不對。仔細想想,背后還有其他原因,如員工的個人性格,因為有的人在信息溝通上沒有什么問題。還有辦公室氛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