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概述
·人的大腦只能接受結構化信息。
·結構思考力:通過結構的方式來系統(tǒng)思考的能力。
·有結構的說法:這件事情包含幾個方面,每個方案有幾個解決方案,既清晰又全面。
·1973年由麥肯錫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顧問芭芭拉·明托發(fā)明的“金字塔原理”。可想象為一顆向下生長的樹,縱向結構上的每一個觀點是下一層次觀點的概括;橫向結構上,每組觀點互不重疊,有一定邏輯順序。
·結構思考力的四個核心原則
【原則1·論】結論先行。先說結論,后說過程。
【原則2·證】以下證上。下面的數(shù)據(jù)證明上面的觀點。
如:ppt。下面的內(nèi)容支持上面的主結論,結論就是ppt的標題。
【原則3·類】歸類分組。分組為:工作、家庭、學習,類別最好彼此不交叉。
【原則4·比】邏輯遞進,有一定邏輯順序。
有順序,便于理解和記憶。
常見的邏輯順序:
a)時間順序
b)重要結構順序
c)結構順序
例如:按照工作、學習、家庭分類,按照結構順序做的如下總結清晰明了。
有此圖在手,可以清晰地在短時間內(nèi)把事情說清楚、說全,只是深入度不同。
a)只有一句話時間:說結論。
b)有一分鐘時間:說第二層。
c)有三五分鐘時間:說第三層。
d)30分鐘時間:可抓住一個故事展開來講。
印象深刻
結構化思考是一種強調(diào)體系化的思維。
結構化思維可由四個字概括:論、證、類、比。
精進
用100字總結你的2017第一季度,怎么說?用結構思考力的方式。
第一層:2017第一季度我的累并快樂著的生活與學習。
第二層:
生活。成功升級寶媽。
學習。獲得學習成長。
第三層:
生活1:寶寶喂養(yǎng)的白白胖胖的。
生活2:寶寶性格很開朗、愛笑。
生活3:記錄了寶寶的成長日記。
學習1:通過讀李笑來、古典專欄,參加各種社群活動,慢慢明確自己最想發(fā)展的方向,決定不貪多,追求精,在自己想要有所為的領域里精進,希望2017年底給自己一個滿意的交代。
學習2:列出了產(chǎn)假過后去上班應該是怎樣的姿態(tài)。
學習3:參加了閱讀島,給自己制定了今年讀50本書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