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別。
這是詩圣杜甫的詩。
同時,這也是一口刀的名字。
沈哭的刀。
在沈哭看來,這“三別”卻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三別,就是三次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與人總是要離別。
可是一口刀,能給人帶來怎樣的離別?
那自然只能是生離死別,是人與這個世界的離別。
而每個人都要與這個世界,離別三次。
第一次離別,是人的心臟停止跳動,人的大腦停止思考的時候。
第二次離別,是在一個人的葬禮上,當他所有的親朋故舊,甚至敵人仇家都來吊唁他,知道他已經死了的時候。
第三次離別,是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認識和記得一個人的時候。從此以后,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這個人的一丁點痕跡,就好像他,從來沒有在這個世上存在過一般。
這世上有一種長生不老,便是成為英雄。即便你已經化作一抔黃土,但是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會銘記你的功勛,都享受著你帶來的福蔭。
但是即便有人可以流芳百世,大多數人都微小得仿佛一粒塵埃,存在與不存在沒有任何區別,不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任何改變。
沈哭手上這把刀,就能給人帶來這樣的三次離別。
沈哭的三別刀又細又長,方醉的太白刀卻很寬,就像是初七初八的上弦月。
一刀如月,明媚皎潔。
沈哭與方醉對視了一眼,心有默契,兩人同時出手。
人有默契,刀仿佛也有默契。
沈哭向左縱躍,三別刀一橫,一招“國破山河在”,方醉向右掠去,太白刀斜提,一招“獨酌無相親”,兩人左沖右突,攻向那綿密的刀網。
這樣的一刀,江湖上能接住的人,寥寥無幾。
更何況,是兩人同時出手。
這些死士雖然訓練有素,卻畢竟不是成名的江湖高手,武功未見得高明。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絕對接不住這一刀。
可是,他們還是接住了。
因為他們并不是單獨的一個人。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三個臭皮匠就能頂個諸葛亮,五名死士,自然就能擋住江湖高手的高招。
沈哭,方醉兩人左右開弓之后,十名死士立刻改變陣型,自發地分成兩隊,五把樸刀連成一面盾牌,沈哭與方醉的刀,根本無從下手。
兩人見狀,思路敏捷,反應更快,同時變招,收刀旋身,一腳踢在了那面“盾牌”上。
兩面“盾牌”紛紛被踢出好遠,這十個人的陣型也立時出現了空隙。
沈哭與方醉毫不猶豫,便要躍出包圍圈,誰知這十個人又迅速變陣,兩兩一組,圍成一圈,舉刀向前刺去。
尖刀在前,兩人無法再前進,凌空翻了個身,退了回去。
兩人對照一眼,改變策略,改向同一個方向出刀,打算單點突破。
可是無論他們打向哪里,這個刀陣就會向哪里收縮。兩側的人以樸刀防守,對面的人從身后進攻,一人有難,八方來救,根本難以突破。
這時候,沈哭與方醉已經意識到,這張網不僅僅是由十把樸刀構成的,還有這十個人之間的默契與信任,而這才是這世上最固若金湯的防線。
而在另一邊,云雁神尼也并不輕松。
因為她的對手太快。
因為她的對手,是獨孤鸰。
云雁神尼目光如炬,拂塵揮灑如刀,“蜀道難”刀法施展開來,神威赫赫,勢不可擋。
可是獨孤鸰的劍卻快得人根本來不及眨眼,他總能從明明不可能的地方,用絕對不可能的速度,刺出毫無疑問的一劍。
獨孤鸰的快,是讓玄朝劍神劍虛子都有所忌憚的,他的劍速,自然非同凡響。
快劍斬亂麻,云雁神尼手中的拂塵越來越短,越來越短,短到最后只剩一根竹竿兒。
拂塵歸塵刻,利刀出鞘時。
云雁神尼寬大的灰色袈裟下,忽然寒光一閃。
那就是云雁神尼的刀,自從她出家以來,再也沒有用過的刀。
刀似雁翅,銀色的刀鋒上,還陰刻著祥云圖案。
這口刀的名字,就叫做雁翎刀。
云雁神尼手持雁翎刀,宛若大鵬展翅,殺意陡增,威勢更甚。
然而,面對云雁神尼的寒刀,獨孤鸰的神色,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似乎在他的眼中,有沒有這口刀,都是一樣的。
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又沖了上來。
他的劍很快,他的身法也很快。
他一會兒沖到左邊,一會竄到右邊,身形飄忽不定,難以捉摸。
面對如此快的劍,如此快的身法,云雁神尼卻巍然不動。
因為她明白,不變方能應萬變。
當她窺破獨孤鸰真正的目標,是她的小腹的時候,她的雁翎刀終于動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出手,便是“蜀道難”之中的高招——“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云雁神尼以拂塵出招,已經是威勢萬鈞,更何況此刻雁翎刀在手,一刀揮灑,盡展詩仙風采。
塵外孤標,足可令六龍回日。
更何況,獨孤鸰雖然快,卻算不得龍,最多只能算是一條蛇。
獨孤鸰被整個籠罩在雁翎刀的刀風之中,然后就像被一只手揪了起來,扔了出去一樣。
可是快,卻不是獨孤鸰最厲害的武器。
獨孤鸰真正厲害的地方,在于他的韌勁。
不論被打敗多少次,他都不會氣餒,只會越戰越勇。
所以,他至今也沒有放棄,挑戰劍虛子并且打敗他的想法。
所以,即便被云雁神尼的刀風震退,他在青磚上用力一踏,便又彈了回來,繼續向云雁神尼攻去。
云雁神尼雖然未曾落敗,但獨孤鸰如此難纏,她一時也難以取勝。
沈哭方醉,以及云雁神尼處,皆是戰得激烈。
可是,激烈的戰團當中,卻是格外寧靜,就好像颶風的風眼一般。
這世上最可怕的戰斗,往往是沒有硝煙的。
獨孤鷲與獨孤慧并沒有打起來。
他們還未出手。
獨孤慧不出手,是因為沒把握。
自己幾斤幾兩,自己這位鷲叔是什么水準,他心中有數。
獨孤鷲不出手,是因為獨孤鴻的命令。
所以這兩個人,都沒有出手的打算。
至少現在沒有。
獨孤慧的右手緊緊攥著袖子里那根玉簫,他回頭看了看那十名死士,冷冷地對獨孤鷲說道:“他們不是毒孤谷的弟子。”
獨孤鷲笑道:“當然不是。”
他笑起來,實在詭異得滲人。
更何況,是在這樣的黑夜里。
獨孤慧問道:“他們是云朝的人?”
獨孤鷲點了點頭。
獨孤慧繼續問道:“一般的殺手,可沒有這樣的配合。”
他又回頭看了一眼:“也不會有這樣的陣法。”
獨孤鷲道:“賢侄好眼力,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你聽說過,西蜀子云亭嗎?”
聽到這句“虎父無犬子”,獨孤慧臉上的肉不禁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