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要和人性抗爭
最近看雪球直播,有一幕提到,基金定投是非常反人性的,往往在巨額虧損的時候需要你進行加倉,甚至加大投入。
這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們真的可以長期地跟自己的人性做抗爭嗎?
就像我們想要減肥,但是常常就堅持不下去。
就像我們明知游戲和追劇對未來無益,也常常忍不住沉迷其中。
就像我們明明知道事情的deadline,卻常常喜歡拖到最后一天。
人性是人類經歷幾萬年發展而來的生存策略,其頑固性深入骨髓,想要戰勝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
顯然不可能。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抗爭,然后一次又一次的獲勝。
但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做錯一次,之前所有的勝利都可能歸零。
2 我的投資經歷
先說說我自己的投資經歷吧。
我的第一筆投資,是基于價值投資的理念買入建設銀行,中間下跌過一陣子,不過還沒有跌破第二個加倉點,就漲上去了。
隨后的牛市中,我一直在進行分級基金的套利交易。由一開始的不熟悉,到最后的按條件買賣,完全紀律性操作。
中間有大賺過,也有大虧過,但是總的資金曲線是向上的。
隨著盈虧,有喜悅也有苦惱,還希望天天都是交易日,不過遵守紀律的行為一直沒有改變。
牛市過后,分級基金基本沒有什么套利機會。
正好我之前了解到量化投資,馬上就接入了實盤。用的策略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就是二八輪動小市值。
實盤的開始并不順利,因為指數的下跌,策略也是虧損的。
不過我堅信這只是暫時的情況,所以堅定持倉,結果也如預期中漲了回來。
今年,二八輪動小市值策略大幅回撤了10%,在更換到動態因子策略之前,我依然遵守紀律,按照策略機械化地進行操作。
目前正在使用動態因子策略進行投資,說起來收益也是先虧損而后轉正。
3 順從人性
回顧自己的整個投資過程,其實并沒有怎么受到人性的困擾。
難道是我沒人性?
才不是呢。
我每天仍然忍不住看看持倉,賺的時候開始,虧的時候關閉軟件以免心煩。
中間持倉起起落落,情緒也起起伏伏,但我整個操作完全沒有受到過影響。
當然,現在已經脫敏了,不像一開始小小的波動就有很大的情緒。
之所以說沒有受到人性的困擾,其實是我在投資的過程中并沒有受到人性的考驗。
因為一路走來,我一直在做順從人性的事情。
3.1 在乎程度
投入的資金,即使完全損失,會影響我的生活嗎?
我的答案是不影響。
因為我投入的資金,是一筆可以長期不用的錢。
同時,我也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這樣的結果是,我可以對投資的損益不會過于在意。
相比這樣的心態,那些使用自己全部資金,還要加杠桿的人,對風險的耐受度能有多高呢?對人性的考驗承受能力如何呢?
你對資金的損益有多在乎呢?
對于職業做投資,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3.2 信心
價值投資,因為我的估值足夠保守,相信自己買在企業的價值之下。即使價格下跌,我也會越跌越買。因為價值只會晚到,不會不到。
低風險投資,是小虧大賺,是大概率盈利。我看到的不是一次兩次的盈虧,而是整個不斷下注過程中,總體的收益。
量化投資,是基于對策略邏輯的信心,以及回測和模擬結果的信任。
每一次投資,我都對自己都有足夠的信心,所以:
我不會因為處置效應提前賣出,因為我知道自己買賣的條件。
我不會糾結于沉沒成本,因為我看到的是未來的收益。
我不會去規避損失,因為我知道虧損只是暫時的。
結果就是,我能一直遵守紀律。
3.3 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其實有其妙用。
我們一開始賺到的錢,其實就在不知不覺中開了一個心理賬戶。
我們覺得這是一筆非勞動所得,即使全部虧損,好像也并沒有什么。
基于這樣的情況,每當持倉出現較大虧損的時候,我常常告訴自己:這些錢都是我多賺的,還一點回去,其實沒有什么關系。
雖然有點鴕鳥心態,但相比遵守投資的紀律,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并不算什么。
這其實也很好地順從了人性,利用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