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說愛《情書》,愛的其實不過是透過它所看到的自己的青春過往。對我來說,《情書》是那種只能看一遍的電影,我迷它愛它,被它感動為它流淚,但是這樣的感情只能有一次,就好像電影里那段截然而止的戀情那樣,再有的,就只剩下對回憶的癡纏,再流淚,也只為了自己有過的曾經。
博子的丈夫藤井樹三年前在一場山難中去世,因為無法抑制自己對他的愛戀,博子循著樹留在同學錄里的當年在小樽市讀書時的家庭住址寫了一封“寄往天堂的情書”給他,沒想到,卻意外的收到了樹的回信。原來,信寄到了當年與藤井樹同名同姓同班級的女子手中,而為了多了解戀人中學時代的信息,博子和女藤井樹開始了書信往來。在女藤井樹對于男藤井樹斷斷續續的回憶中,一份青澀的感情浮出了水面。
渡邊博子是全片最壓抑的角色,同時她也引領著影片的走向,由閉合到打開,由不舍到釋懷,博子的道路是開放性的。在尋找丈夫的過往的同時,她也完成了對自己心靈的一次穿越。而博子和男藤井樹又是相似的,他們對待感情的不坦誠和不善言辭簡直如出一轍。男藤井樹會選擇博子,不僅僅是因為她和女藤井樹有著相似的面孔,更是因為她與他相似的氣場??梢赃@么說,男藤井樹通過博子,完成了他對女藤井樹的那場遲來的告白。
日本人迷戀兩樣東西,死亡和雪,至黑和至白。渡邊淳一至今念念不忘的,是長眠在阿寒水底的純子,他說時間只會毀滅愛情,這也是他一直保持單身的唯一原因,同樣的,川端康成的《雪國》里,也彌漫著這種愛情里最最哀婉的調子——“徒勞的愛”,徒勞,說白了就是“來不及”。
當你知道你愛他時,來不及了,他身邊已經有人了。當你知道他愛你時,來不及了,你就要嫁人了。而這種“來不及”在《情書》里更是以死亡這樣強硬不可逆轉的方式將劇本的悲劇氛圍推到了極致。
可能因為我是個悲觀主義者吧,我看《情書》,沒別的感受,就兩個字,傷心。為里面所有的關系傷心,無論是斯人已逝的惆悵還是欲語還休的心動,就是傷心,片頭曲一響渡邊博子一仰頭我就未語淚先流了。我周圍有好幾個男生都和我說,他們最愛的片子是《情書》,最向往的感情,就是很“情書”的那種,我男朋友更是以“不能看我會哭”這樣的理由,來拒絕我熱情洋溢的邀請。
這種現象很有意思,絕不能完全歸結到男人們都擁有“得不著的都是好東西”的壞品味,試問,誰不喜歡那樣的感情呢?那么純潔那么脆弱,像初雪一碰就化了。我們都愿意想起他來時,出現的是那個躲在雪白窗簾和煦陽光底下的纖細少年而不是一個窩在沙發里喝啤酒吃爆米花的胖子。唯一的方法,就是離開,在他還是個纖細少年的時候。
電影里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女藤井樹在前面騎自行車,男藤井樹從后面超上來,往她頭上套了一個面粉袋子,然后在她的尖叫中得意的離開。我覺得這一段比之后的借書卡告白更能體現他對她的感情,欺負,是那些青春期男孩子們最可愛和最靦腆的表達感情的方式。
雖然女藤井樹后來在信里說,這些事情在當時看來是很令人困擾的,但是,這樣的困擾又何嘗不是甜蜜的,你們有著相同的姓名又同時被選作圖書管理員,這樣一對被卷入緣分中心的男女,又怎么可能一邊抑制不住的相互偷看一邊說著否認對方特殊性的瞎話呢。女藤井樹父親的忌日,男藤井樹去她家還書,但那分明是為了見到她的一個小小的借口,看著他結結巴巴的說著類似節哀順變的客套話,即使是籠罩在喪父陰影下的女藤井樹還是報以了燦爛的笑容,那一刻,只要見到他,就是晴天。
你喜歡他,他也喜歡你,你們知道總有一天你們會心意相通,但不知道究竟會在哪一天,這就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純潔版的“最好的時光。
比起開朗的女藤井樹,我更喜歡博子,因為她的勇敢和堅強。若不是博子的堅持追尋,那一段塵封的感情可能不會有重見光日的那一天,而又是她的放下,成全了另一段情緣。放下執念,放下怨懟,放下遠去的愛,她在雪山腳下的那句問答,不僅僅是傳達給男藤井樹的情書,也是給予自己的勇氣和信念。于此同時,遠在醫院的床榻上,大病初愈的女藤井樹也喃喃的重復著這樣的問答,在這一刻,博子強烈的感情終于將三人連結。
《情書》,不僅僅是指博子寄給男藤井樹的情書,更是博子和女藤井樹之間的書信,一份感情,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即使天人永隔,它也依舊被完好的保存在那本《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后一頁。
對于我來說,這就是一部渡邊博子的電影,除了最后的釋放,她幾度克制著自己的悲哀,這種克制,最終以“放下”這份厚禮給予了她回饋。追隨著她腳步,接近她的,同時也是自己的記憶,透過她的眼睛看這個純白的世界,透過她的口,對久違的他說出那一句——“你好嗎?我很好?!?/p>
巖井俊二的鏡頭在小樽的冰天雪地里緩緩流淌,悲傷的,感動的,遺憾的,來不及的,所有的一切都融化在了女藤井樹那將流而未流的淚水里,她手忙腳亂的想把那張借書卡收起卻發現自己穿的衣服沒有口袋,于是,只能將它再度夾回書里。這是她無處安放的初戀,就讓它回到最初被發現的地方,這份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和塵埃,和時光一樣,將在永恒的寂靜中獲得安息。
巖井的電影里,從來不會出現太過激烈的爭端和言辭,一切都遵循時間的原則,開花、結果、衰敗、腐爛,融入泥土后,又是一片繁榮昌盛。他的哀而不傷,戀而不癡,沉而不淪,使得《情書》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同類題材中的翹楚。
最后,想以這樣的一句話結尾——“愿你已放下,常駐光明中”,這是給你我,也是給時間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