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慧為了培養(yǎng)兒子,真是下了不少功夫,任誰都說她是二十四孝老媽。從兒子上幼兒園起,劉小慧就開始給兒子報識字班、美術(shù)班、舞蹈班,開始啟蒙。等兒子上了初中,又花錢托人給兒子擇校,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一直到兒子考上大學。這期間,給兒子報過多少輔導班,請過多少家教,還有一對一輔導,她自己都記不清了。反正,她兩口子的收入,除了買房,其余大部分都花到兒子身上了,希望他能讀出來個樣子,也不負家長的培養(yǎng)。
劉小慧一直心里一直有個疙瘩,也叫情結(jié)吧,就是自己沒有好好讀書,沒有上升到知識分子階層,是終身的遺憾。自己的高中同學,很多都讀了碩士博士的,還有在國外定居的,說起來是某某外企白領(lǐng),某某教授的,現(xiàn)在過得好風光,社會地位也高。自己是靠了父輩的福澤,雖然也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衣食無憂,但是畢竟層次在那里放著的,心里還是經(jīng)常感嘆,如果當年能好好讀書,說不定如今也風風光光的,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按如今的話來說,也算是走上人生巔峰。自己人生的失敗,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所以劉小慧發(fā)誓不能讓這個遺憾再發(fā)生在兒子身上,一定要好好培養(yǎng)兒子。
可是,雖然劉小慧下了勁地培養(yǎng),可兒子的成績還是毫不見起色。小學時候功課還簡單,成績還尚可,但是自從上了初中,在重點學校里,就開始吊車尾了,總是排在班級后幾名。劉小慧也著急啊,各種輔導班、家教、一對一都用上,金錢不計其數(shù),可兒子的成績還是溫吞水一般,任你下面烈火烹著,上面鍋里依然是水波不興。到了最后,看到兒子高三的三模成績,劉小慧死了心。老張也勸她,人各有命,不能強求。
當人充滿著某種希望的時候,容易跟打雞血似的各種亢奮。但放棄了的時候,劉小慧反而心靜了,沒有欲望懸在頭上,心里忽然踏實了。最終,兒子考入了本地一所三本學校,劉小慧想,好歹也能混個大學文憑就算啦,這就是命吧,墳上沒有這根蒿草,不想了!
四年的時光過得飛快,轉(zhuǎn)眼兒子就畢業(yè)了,大學四年沒有掛科,順利拿到了畢業(yè)證,劉小慧心想謝天謝地了。身邊同事的孩子,有的高分考入名牌大學,四年下來掛了好幾科,一問是因為沉迷于游戲,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管,失控了。跟這些比比,劉小慧感覺自己還挺幸福的,老張也說她,心態(tài)要放好,不能總跟好的比,總是比不上人家的,看還有人不如咱的,是吧?
兒子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問題,著實又把劉小慧氣了一把。她原本想著兒子好不容易大學畢業(yè)了,可以安安生生找個工作了,可誰知兒子大學畢業(yè)了,卻一直不正經(jīng)找工作,這轉(zhuǎn)轉(zhuǎn),那轉(zhuǎn)轉(zhuǎn),到處云游,說是考察生意,在劉小慧看來,這明明就是不務正業(yè)嘛!好好一個大學生,雖然是三本的,但是有本科文憑,不去考考教師,或者公務員,找個單位上班,偏偏要做什么生意!
家里往上數(shù)幾代人,都是老實巴交靠著單位吃飯的,平平安安,本本分分地過日子多好!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啊,需要有人帶入行,或者先跟別人打工學習,又辛苦又不一定掙錢,根本沒有孩子想象得那么容易!小孩啊,還是年輕,沒有社會經(jīng)驗,心高氣盛,好高騖遠,總想著發(fā)財,可錢有那么容易掙嗎?
兒子跟自己申請了五萬塊的啟動資金,說想做小生意,劉小慧賭氣說,你不聽大人的,就出去混吧,錢我是不會給你的,這些年培養(yǎng)你把錢都花光了!最后,還是老張偷偷拿出了五萬塊給了兒子,讓兒子去創(chuàng)業(yè),說別讓你媽知道。
劉小慧怎么會不知道呢,老張哪有什么錢,家里的錢都是在自己手里抓著呢!自己不松手,老張能劃出四位數(shù)就算他有本事!父母哪有擰得過孩子的啊,最后不都是聽孩子的?還是心疼孩子啊!
兒子帶著錢走了,說是在市里高校園區(qū)開了個小店做生意,生意不大,做餐飲,有米飯,有壽司,有章魚小丸子,都是年輕人愛吃的,還挺齊全。雖然挺近,但是劉小慧一次都沒去看過,周末也沒去幫過忙,讓他折騰吧,不聽話,等碰到灰頭土臉回來就知道這世事險惡,不好混了!老張倒是去了幾次,回來匯報說看著生意還挺好的,一到下課很多學生都來買東西,兒子能說會道,會宣傳,做的東西也好吃,看起來還真行。
劉小慧聽了匯報,漸漸放下了心,兒子長大了,能獨立生活了。后來,他和老張周末的時候也去給兒子幫幫忙,招呼招呼客人,打掃一下衛(wèi)生,兒子還用自己掙的錢給媽媽買了一個蘋果手機,讓媽媽體驗一下高檔手機的感覺。
劉小慧看著兒子1000塊的國產(chǎn)手機,心里翻騰著無限感慨,她終于想到,人生可能真的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如今的社會,只要啃吃苦,肯努力,也餓不死人。至于面子啊、自尊心啊,都是些虛東西,不能為這些活著,她心里的大石頭,終于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