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不好故事,未來你會混不下去的

未來屬于那些會講故事的人。

有人說過:未來屬于那些會講故事的人。

之前一直對這句話半信半疑,隨著后來了解和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堅信這句話的正確性。

如果你也不信?那么先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在一個萬物復蘇的春天,巴黎塞納河旁的一條小路上,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面前橫放著的一張紙上寫著“我看不見”,他的面前擺放著一個破碗,來往的行人成群結伴的走過,好像看不見似的,沒有人停下來給過他錢。
在附近游覽的一個年輕人留意到了這個情況,用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后來的形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過往的行人依然絡繹不絕,而幾乎每個人在經過乞丐面前時都會往他的碗放上零散的錢幣,很快的,碗里就裝滿了錢。

可能我們都會好奇,那個年輕人到底寫了什么,使得情況發生了逆轉性的變化呢?

而紙上只寫著9個字“春天來了 我卻看不見”。

短短的5個字,讓人眼前瞬間就勾勒出一副生動的畫面,改變了一個乞丐的命運,很神奇吧!

現在,你還會懷疑之前那句話嗎?

那為什么說,會講故事很重要呢?

首先,講故事可以鍛煉你的思維能力。

講故事的本質上可以算作是一種思考行為。

在講故事之前,你需要動用你的大腦去構思關于故事的要素、安排故事的情節發展、設定人物的角色等。

會讓你想到別人想不到的、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從而從各個方面鍛煉了你的思維能力。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習慣了拿來主義,會主動思考的人不多,而懂得用思考的方式講故事的人更是極少數。

因此,你就變得與眾不同了。

其次,會講故事可以讓你擁有更多機會。

當你拿著一份簡歷去公司面試時,你如果能夠把過往的工作經歷、擅長的愛好和其他有趣的經歷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或者講給面試官聽。

這種特別的求職方式會讓你從眾多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讓面試官眼前一亮對你印象深刻。

如果再加上你事先準備好個人關于公司目前情況的分析報告和改進建議,將會大大有助于提升你面試的成功率。

第三,會講故事也是打造個人品牌的秘密武器之一。

現在社會是網絡科技高達的時代,通過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各種渠道,人人都可以打造自己專屬的個人品牌。

網絡上各種牛人層出不窮,有教美妝、教穿衣、教英語、教寫作的等等,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就可以成專家,你都可以教別人。

而教人講故事可以算是一種很稀缺的技能。

現在的好多人一言不合就愛去泡吧、唱KTV、逛街購物,沒人愿意去講故事。在他們眼中,講故事只是小朋友才會做的事,現在這么大的人了誰還講故事啊?

再加上各種智能設備的流行,人們都習慣于在電腦上打字、在手機上發語音,習慣了CTRL+C、CTRL+V,連用筆寫字都成了奢侈,更別說是用大腦思考去講一個故事了。

而也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能夠用心教會別人怎樣講好故事?** 那么你就能打造出獨樹一幟的個人品牌。**

說了這么多,那講故事到底是指什么呢?

廣義上來說,講故事的輸出方式有:演講、文案、電影、電視劇、廣告、商業提案等。

類別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怎樣才能講出好的故事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兩個工具,有了它們,講好故事不再難。

** 一. Golden Circle黃金圈**

簡單來說,黃金圈由內而外,分別是WHY,HOW,WHAT。

這世界上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是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而做。

而這里的為什么是指你的動機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為什么而工作?

只有通過這樣由內而外的思考方式,我們才能從抽象到形象,從清晰到模糊,一步步更接近事物的本質。

而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行為其實都是反著來的。

比如因為我們的產品設計精美,界面友好,使用簡單,我們就期待別人可以購買產品。

又或是我們公司的資質齊全、專家眾多、經驗豐富,你把這次的設計案交給我們吧,保證讓你滿意。

等等之類……

幻想著只要列出自己的優勢、強項,就可以打動別人,進而做出我們期望的合作、購買等行為,而這看上去完全沒有任何感染力。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蘋果公司的例子。

在手機行業,除了蘋果公司以外,三星、索尼、華為等也都同樣做出優秀的手機,而在很多人看來,唯有蘋果手機才可以算作是當仁不讓的領先者,并且是一個時代的標志。
那么蘋果成功的獨特之處在哪里呢?

這正是源于喬布斯倡導的“一切都要做到極致”的信念,以匠人精神將產品打磨到極致。

可以看到,蘋果的所有產品都設計精美、界面友好、使用簡單,完美地契合了人們心中對于手機的極致想像,產品一經面世就被搶購一空,更是因此圈粉無數,產品長盛不衰。

這也進一步說明,產品成就不了你,只有“信念”才能成就一款獨一無二的產品。

而只有那些從“WHY”這個圓圈出發,證明了自己的信念是什么的人,才是有感染力的人,也才能吸引到那些同頻的人。

試著將你的信念、你的信仰融入到你的演講、文案、產品提案、廣告創意中,還怕講“故事”沒有感染力嗎?

** 二. 英雄之旅(模型)**


英雄之旅確切來說是一種故事模型,其概念由克里斯托弗活格勒在《作家之旅》一書中提出的。

他將故事模型分為“英雄之旅”的平凡世界、磨難、獲勝、回家的路、生命的升華等不同12個階段,將故事人物總結為英雄、導師、信使、伙伴、敵人等不同原型。

此理論一出,立即震動了西方編劇界,《作家之旅》也被公認為好萊塢電影人的必讀書目,被譽為“編劇的圣經”。

而在好萊塢電影中,大家熟知的《獅子王辛巴》可以算是第一部應用英雄之旅模型而創作的電影。

此后的好萊塢電影中隨處都可以見到英雄之旅模型應用的痕跡。

可以回想一下我們以前看過的那么多的好萊塢大片中,它們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什么呢?

對,最明顯的就是個人英雄主義了。

不管是地震、海嘯、臺風、泥石流等為題材的災難片,抑或是外星人入侵、生化危機、人工智能等等題材的科幻片,不難發現電影里永遠少不了的就是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熱的英雄。

雖然故事情節想想就很容易知道,無外乎是英雄最終戰勝重重困難,憑借自己及身邊伙伴的努力,打敗了敵人,成功的拯救了世界的這一種套路。

可編劇們卻憑借著自己獨特的想象力,為我們創造出不一樣的精彩世界,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呈現出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故事,成全了我們對不同生命故事的多種體驗。

這也正是好萊塢電影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了。

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兩種工具都可以用來創作出好的故事,而不同之處在于:

黃金圈主要適用于說服別人接受你觀點,目的性更加明確。如自我介紹、工作提案、廣告創意、推銷產品及為客戶解決問題等場景更為適用。

英雄之旅模型則更注重于講好故事的本身,希望于人們沉浸其中并享受這個過程。

希望大家可以用好這兩個工具,講出自己的“故事”,過上更精彩的人生。

嗨,我是一夢,感謝你的閱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