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我這輩子最感激的人,也是我這輩子恩情報答不了的人。
母親從小家境不好,讀書讀到初中畢業(yè)就不往下讀了,早早地出來做生意扛起家庭生計的重擔。可就是這么一個看似沒有多少文化的人,卻給了我最好的教育。這個教育不僅包括知識性的,也包括為人處世的。
母親極為尊重我的意愿和選擇,較少干涉我的人生。從小學起,每一學期的主要科目的老師都會私下開辦補習班。每次母親都說,你自己掂量著,你如果上課聽得不好,自己學有困難,你就去報,但是不要盲目去報。當時的我,不是特別懂盲目是什么意思,只是覺得和一群同年齡的小伙伴一起在老師家玩耍、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是我也沒有爛報補習班,我還是知道報補習班的費用不菲的,我家里不是特別富裕。有一次去上一個語文老師的一節(jié)補習課時,兩個小時中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半個小時的玩耍,剩下半小時是做一點點題和講笑話。因為老師是按次數收費的,當時我準備了一次的聽課費,我依稀記得我在給老師錢時,抬眼盯了他一下。自此以后,我再也沒有任性去報太水的補習班。
從我懂事起,母親就堅持培養(yǎng)我的獨立意識。我從一年級下學期起,母親就堅持讓我自己走路去上學,當時我家離小學有15分鐘的路程。母親好像沒有擔心過我會迷路,或者會被拐走。我現在回想起來,也不知道母親是哪里來的自信和淡定。我依稀記得,母親會時時給我講如果遇到陌生人問路或者與你搭話時,你應該怎么樣。母親時刻教我防衛(wèi)知識和逃生技能,這些都對我的人生影響重大。我現在即使一個人遠在異鄉(xiāng)求學、旅行也不會感到寂寞和害怕。
母親做事很干脆果斷,小時候會覺得她有點難以親近,長大后發(fā)現人就是需要對自己狠一點,才能把事情做好。在母親的字典里,沒有“可是”這個字眼。母親做事從來不拖延,今日事今日畢。小時候我喜歡毛毛躁躁,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百米沖刺。母親知道我有這個習慣后,就把我懲罰了一頓。比如罰我一個星期不準看電視,不準出去玩耍,乖乖待在家做各種習題冊以及做家務活。我不記得當時的自己是怎么樣的心情了,只知道如今的我做事較少拖延,炒菜做飯拖地外加學習樣樣都行,成績基本排在班級前幾名,最光輝的歷史就是中考考了個全校第一。
我一直以為母親會永遠雷厲風行下去,但是卻不曾想到母親也會有變老,變柔軟的一天。
我的成長就是母親的衰老,我的生機勃發(fā)就是母親的枯老蠟黃,我的雷厲風行就是母親的輕聲細語。如今的母親,較少對我硬聲硬氣了,反而像個小孩子一樣聽從我的意見。我想,也許是我真正長大成熟了。新年前夕的大掃除衛(wèi)生,以前我和爸爸會在母親的指揮下,聽命地進行分工合作,怎么搞以及買什么。現在的母親,把決定權交給我,會時時像個需要得到肯定的孩子一樣問我,二樓是用水洗還是拖,這個家具要不要換新等。前幾天跟母親通電話,母親一直在電話那頭嘮嘮叨叨,問我吃飯了沒,吃什么菜,有沒有喝湯,最近學習疲不疲勞,睡眠怎么樣,有沒有去鍛煉......歲月磨平了母親的棱角,時光改變了母親剛強冷酷的性格。
我現在就像是母親年輕時候的翻版,獨立、堅強。母親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女孩要生存,多多少少會比男性困難些,很多困難總是絆住了女孩,卻給男孩開通道。要想活得有尊嚴,就得付出比一般人多一些的努力和隱忍。母親對我的諄諄教導深入我的骨髓,我從小就學會忍住眼淚,咬牙默默奮斗。現在就算身處在異鄉(xiāng),舉目無親,我也可以很快就融入新環(huán)境中,迅速讓自己與周圍人交上朋友。
我的生命是母親給的,我在世上堅強生存下去的勇氣也是母親給的,母親對我的影響太大,我無比感激母親。我想,我這輩子難以報答完母親的恩情,那我就盡力去疼愛母親,聽媽媽的話,讓母親在晚年能感到精神上的幸福和物質上的幸福。母親的前半生走得波浪起伏,那她后半生的幸福就由我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