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步入社會的人,總是喜歡把時間花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上。倒不是自己有多忙或是精力有限,而是接受一件新事物的成本很大。比如有時你向朋友推薦一部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劇,他們的回答時常是有機會就去看看。一個月后你和他聊這部劇時,才發現他一集也沒看過,原因是他覺得一整部劇下來,那得花多久。
我是典型的只看自己一直在追的節目的人,但生命里也總有一些例外。上周被朋友安利了一個節目《中國有嘻哈》,之后便再也停不下來。其實在節目剛播放時就知道了它的存在,只是出于上述原因一直沒去看。等看了之后再和朋友討論之時,又在心里默默罵自己為什么沒早點去看。
都說這個時代喜歡變得越來越難,其實不過是膽小鬼的說辭。只要有一點能打動我們的內心,就足矣讓自己同它共走一段路。而《中國有嘻哈》吸引我的原因,除了嘻哈本身,除了每位rapper的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節目能讓自己看到很多社會真相,比如生活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搏斗。
02
最早時,來自各地的嘻哈選手通過海選可以獲得參賽機會。但我們能看見的,不過是幾十名出現在熒幕上方的佼佼者。而站在舞臺上的他們,絕大多數是早已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多年,并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名氣。他們的搏斗之旅,并不是從登上嘻哈舞臺才開始,而是始于脫穎而出之前,那一次又一次的從未被他人知曉的與自己搏斗的經歷。
而經歷重重選拔后被節目選上并不是結束,甚至連開始都算不上。曾經自己在自己的圈內小有名氣,可現在來到更大的舞臺,面對同樣來自各個地方的優秀人物,自己,又是否少了一些傲氣,多了幾分戰意?
比賽第二輪,是兩名選手合作一首歌同臺競技。由于結果是只能留下一個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比較有趣的畫面。比如有的人會刻意選擇看起來不那么強大的對手,后來卻發現對方是深藏不露;有的人會專門挑選實力很強的人,因為看重成長勝過名次;有的人的對手比自己年齡小不少,而且經歷也不足,但自己為了讓比賽更公平所以挑選在對方擅長的風格里切磋;也有的人,在比賽還未開始,便因雙方只想著自己做主角吵得不可開交。
無論哪一種其實都沒錯,畢竟,這是比賽,是講結果與規則的地方。能到達這個階段的選手,實力往往都不用再懷疑,成敗不再單單取決于水平的高低,對手的一丁點錯誤就會是自己勝利的決定性因素。這時,不僅是技術的較量,也是心理與戰略的博弈。
03
第三階段的選拔方式,很讓人意外,因為這次較量,不考水平只考心理。規則大概是這樣子:三組導師熱狗+張震岳,吳亦凡,潘瑋柏PK由學員投票作為結果,第一名是潘瑋柏,第二名是熱狗,第三名是吳亦凡。每一位學員三位導師都有爭搶的機會,但第一名的選擇次數>第二名>第三名。而最后決定學員是否留下的標準,是學員選擇的導師是否也剛好選擇了這位學員。
無論是學員與導師,這個階段都會考慮很深。學員除了要考慮自己與導師的風格是否一致,還要考慮跟隨哪位導師對自己的長遠更有益;導師要考慮的,不僅是自己是否喜歡和欣賞一位學員,更要考慮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他,他對于自己整個團隊有什么價值。
這個階段自己有被吳亦凡的表現震驚到。他雖然選擇機會最少,但卻都選擇到了自己想要的選手。潘瑋柏的機會多,最后卻不得不面臨一堆學員等著他選,自己卻難以面對他們的處境。因此,也出現了部分學員說這個階段比的是運氣。
不管是運氣或是心理博弈,其實都在說明一個道理:不管自己多么優秀與努力,社會的真相是很多時候根本輪不到你自己做選擇,但你也只能繼續拼搏,不然連被選的機會也沒有。
04
第四個階段,是每位導師在自己的五名學員里淘汰一名,留下四位。節目里幾句話就帶過了,但那個階段也一定特別殘酷。
很快就直接跳到了第五個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算的上是畫風大逆轉。留下來的選手們說的都是這樣的話:剛剛五選四,現在突然又說四進三;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那種感覺;我能不接受嗎?不玩了還不行嗎?可以講臟話嗎?昨天沒睡好,今天又不用睡了;每一次任務都在突破自己;第一次覺得rapper這么累;覺得很殘忍……
原來這一階段的規則,是所有選手必須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創作一首新歌并演唱。可背景是,就在前一天,所有選手才剛剛在24小時內做了同樣的事,很多選手都是通宵完成,徹夜不休。48小時內創作兩首新歌還要配上表演,該是什么樣的體驗?作為一名觀眾,我只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新出的那一期我還沒來的及看,但我猜想,留下來的選手一定沒有放棄比賽,只是前腳吐槽自己的不滿,后腳立馬又投入到戰斗里。因為他們自己明白,任何路走到最后,都是一條不歸路,可是,誰叫自己偏偏喜歡呢?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那些被自己PK掉的戰友,他們也許是幸福的,但自己的需求,卻不是他們那種幸福感可以喂飽的。自己需要的,只是一個結果,只給自己看的結果。
最初,或許是承載著朋友或戀人的夢想所以來到舞臺拼搏;接著,又或許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進步選擇拼搏;后來,也許是隊友說你要走完我未走完的路,受了更大的加持而繼續拼搏;但最后,卻一定是自己為了自己在戰斗,不再為任何人,拼搏,從來都是自己的事。
05
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在他的《名人傳》一書里說,“生活是嚴酷的,對于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來說,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可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斗。”
是啊,生活從來都是一場搏斗,而且沒有幸福可言。但也正如他在《名人傳》全書三部曲《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與《托爾斯泰傳》里傳達的共同觀點一樣,即便是不想在高峰上生存的人,有機會也應該去頂峰上看看。而對于不想碌碌無為的人,爬到頂峰或是在這條路上,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畢竟,生活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