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人生,其實就像是一盤大棋。在童年的時候,你會擁有純真的快樂;在少年的時候,你會擁有酸酸甜甜的愛情;在中年的時候,你會擁有穩定的家庭和工作;在老年的時候,你會擁有智慧和超脫。
? 童年的你肯定不會擁有老年的智慧,少年的你也一定沒有中年時候的成熟和富足。
? ? 實際上,世間萬物都有它自己的時間和節奏。如作家三毛所說,“世間的人和事,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我們只需要把自己修煉成最好的樣子,然后靜靜得去等待就好了。”
? ? 當然,修煉是很艱難的,至少三毛就沒有功成,她最終是選擇放棄了自己的人生修煉。
? ? ? 人生就像打太極,凡事不能太急,遵循規矩,遵守規律,踏實努力,良性循環。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做出自己的風格,不忘初心,想來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 ? ? 我們每天好像都很忙,但實際上越忙越心慌,忙,就是心亡嘛。
? ? 其實,很多時候,人生不要太著急!晚清重臣曾國藩說,「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濟,一懷焦憤之念,則恐無成耳。千萬忍耐!千萬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處朋友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 ? 人的優秀不在聰明而在智慧,曾國藩生于憂患,且智力平平,但那份修心的功夫卻是無人能及。就我個人的體會,像曾國藩這樣艱苦卓絕,對自己苛刻要求的人,說億萬人中難有一人亦不為過!
? ? 蔣介石佩服曾國藩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蔣介石日記現在公開了,他是個持之以恒的人,每天堅持寫日記。年輕時有一段時間,為了克服色心,四年的日記中每天發誓遠離女色,可惜第二天見美女就追,然后再罵自己禽獸不如,罵完再嫖,惡習難改讓他非常痛苦。寫日記,罵自己等等都是學曾國藩的。可惜曾國藩有毛病立即改了,他卻改不了,只好佩服曾國藩了。
? ? 曾國藩如此不屈不撓為了什么呢?就是為了達到無憂的境界,實現“孔顏之樂”。人們往往從表面看曾國藩在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其實這只是手段而已。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知天命以達無憂快樂。曾國藩說:“人生有窮達,知命而無憂”,意思是:一、窮達天定,人是沒辦法選擇的。二、如果不了解命運,不管窮達,憂愁和煩惱都會伴隨一生。三、命運或天命是可知的,通過“誠意”、“立德”、“格物”、“致良知”達到“仁者無憂”的境界就可以擺脫憂愁從而進入快樂之門。(而“立功、立言”是世俗的,一個朝廷重臣如果不“立功”如何站得住腳?不“立言”,寫寫東西,沒有學問如何服眾?這些都是手段。這一點與王陽明一樣,做官、打仗只是為了肉體的生存,而人生的目的是致良知。)
? ? ? 當今一些學者利用人們急于發財成功的貪婪心理,紛紛出書胡說八道,談什么王陽明、曾國藩的謀略、計策以吸引眼球,豈不知王陽明、曾國藩等儒家圣賢對金錢、名聲、謀略、策略等等是嗤之以鼻的,因為策略、謀略、算計等等都是為名利服務的。歷史上玩謀略和搞霸術的人都受到他們的批判,我們在他們留下的著作里根本找不到對名利的貪婪文字,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戰勝名利之心的艱苦努力。因為謀略是俗世的小聰明,是自私,是愚蠢,是違反大道的。
? ? ? 還有,人們說:“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這是不準確的,學習曾國藩做人做事的智慧是應該的。但他的從政思想是不值得學習的,要學只能學王陽明。經商學胡雪巖也是錯誤的,胡雪巖的身上是沒什么可學的,充其量就是一些賺錢的小伎倆而已,根本無大智慧可言。即使你全部學會還是會以失敗告終,子女磨難重重。胡雪巖臨終前曾對兒子說:白老虎可怕。意即白花花的銀兩害人。胡氏后人中,幾乎無人經商,也無人入仕。
? ? ? 世間萬事萬物,每件事都有它的時間。這就像網上的段子所說,“無論你多有天分,也無論你多么努力,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時間。讓九個女人同時懷孕,小孩也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出生。”
? ? 做人做事,都需要一個靜下心、等得起、耐得煩才行。
? ? ?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重要的事情都需要足夠的時間,你再怎么著急,孩子也不可能一天長大吧?
? ? 還有學習、成長、建功立業等等,都需要經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
? ?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說古代一個皇帝有了一個女兒,皇帝很喜歡,就盼著她很快長大(古人也有性子急的),于是他在全國尋求方士來滿足他的愿望。后來有個人對皇帝說他有辦法,但必須把公主帶到山里修煉,等修煉成功就可以讓皇帝看到公主長大后的樣子了。
? ? 于是皇帝給了這個人很多財寶,讓他去山里施法。后來,這個人每年都送一幅畫像告訴皇帝公主長高了一點,一直過了十六年,這個人把公主帶到了皇帝面前告訴他公主終于長大了,皇帝看著亭亭玉立的女兒不由大喜,對這個人大肆封賞。
? ? 看起來是笑話,可我們幾乎都是這樣的人啊。比如我們得病后吃藥,就想立馬就見效。前陣子去醫院,聽到很多人抱怨住了十多天都還沒好,搞得醫生也很無奈: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藥效揮發和身體痊愈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 ? 何況,著急有什么用呢,事情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 ? 你著急是因為關切,你想要做點什么,但很多時候做點什么不如什么都不做。譬如下棋,有的人性子急,急于求勝,頻頻落子,結果一敗涂地。而有的人下棋,簡簡單單,不慌不忙,看其棋路,總是用最少的動作去贏取全局的勝利。
? ? ? 還有做菜,你要是心里很急的時候,一盤菜往往就做不好,特別是燉一些硬菜,火候不到就不是那個滋味,“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勉強了,味道就壞了”,記得《一代宗師》里有句臺詞,“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做人也是這樣。”
? ? ? 人生在世,真的不要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