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拿起書,看到《正面管教》“邏輯后果”這里一段,忍不住背脊發涼。
特別是看到“你仔細想過孩子在接受懲罰時,會怎么想嗎?有些孩子會認定自己是壞孩子或沒用,有些孩子會決定不再做那些讓自己受到懲罰的事,但他們只是出于恐懼和害怕,而不是因為有了對與錯的概念”這段時,感覺就是在說我。
孩子小的時候,他犯錯,我發脾氣,打他。后來,我跟著慢慢“成長”,會提醒自己控制情緒,不再那么打他。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套自認為很不錯的辦法:讓他獨自承受行為后果。還美其名曰:我已經不再用老一輩教育孩子了…
雖然也時常疑惑為什么效果不好,但卻始終也沒有去深究。不過今天看完這段,再回想那些場景,終于明白:為什么我這么做時,看到的是他低沉的頭,以及那雙可憐又失落的眼晴。因為他的感受只有恐懼和害怕。
也終于能想通,為什么我這么懲罰了,他還會再犯。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錯了,也更加不清楚正確的做法是什么。那些我們自以為通過這么做他會明白事情對錯的想法,只不過是大人的一廂情愿的而已,孩子可并不一定這么想。,更讓人絕望的是,作為大人的我,似乎也只在意自己的想法,從沒問過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
真是無知者無畏,幸虧孩子依然選擇愛媽媽。
看到這樣的真相,除了無奈還有深深地自責,就像潮水退去后,突然發現自己在裸泳那樣,羞愧又可悲。總以為自己盡全力在以為正確的方式養育孩子,結果卻一不小心應了那句話:你不教育孩子,孩子可能會變壞;你教育了孩子,孩子會變的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