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已經舉辦了九年,我參與好幾年了,從原來的小物件到衣服日用品,再到現在的電子產品書籍,今年買的幾樣東西幾乎沒打折,為了省幾十塊錢,非要跟著湊熱鬧。
雙十一的參與商家們,為了整蒙消費者,可謂費勁了心思,papi醬的那條短視頻很明了的詮釋了雙十一優惠套路。我們從搶優惠券開始,就已經掉進了商家設置的陷阱里,再到后來的滿多少減多少,就是商家賺取暴利的開始。我每年都沒有逃開這些陷阱,那今天就來聊一聊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掉進這些陷阱里的。
第一:價格吸引的誘餌
商家每次做活動之前,將一些物品的價格調低,將一些物品的價格調高。這些現象很多人是發現的,但大多數人只瞄準的是那些價格調低的貨品,所以才會在雙十一時,早早的將這些物品放進購物車,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上鉤。
有研究表明,想要提高一種商品的市場份額,只要提供一種更廉價的同等商品即可。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的手機公司就是這種套路,同時期發布好幾款不同價格區間的手機。所以商家在同一種商品上會提供不同價格的商品,在促銷節的時候,會想方設法全面促銷,接著講講商家接下來的套路。
第二:折扣券的秘密
想一想,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聽到最多就是折扣券,滿多少減多少、滿多少就打幾折的說法比比皆是。每次雙十一,天貓打出做大的宣傳語就是拿出好幾個發紅包給大家購物,表面上發出的錢,實際上發出的是折扣券,只要你的消費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額,是用不了這些折扣券的。
最終這些錢都要減去,那折扣券有什么意義呢,為啥不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將價格降低呢?當然這些問題一直會困擾消費者,但商家是永遠不會給出答案的。
從理論上講,若是消費者沒有花這些折扣券,那商家是無法獲利的。所以雙十一天貓提供的這好幾億的錢,其實是補貼給商家促銷的,就是為了讓消費者湊單。想想自己為了湊單下單的那些商品,是商家真正獲利的商品。
所以每年參加雙十一的商家越多,平臺的給的補貼也會增加,但平臺收取的廣告費也會越多。所以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其實買單都是消費者。
第三:分不清楚的免費和低價
免費的東西誰都喜歡,但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幾塊錢的東西,還有類似的幾十塊錢的衣服或者行李箱,猶如免費的一樣瘋搶,這也是兩元店盛行的原因之一。這些廉價貨品和商家發給消費者的免費折扣券一樣,大家根本不關心物品對自己有沒有用,只要我搶到了,就是占便了,有誰不愿意占便宜呢。
所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掉進了商家的陷阱里。想一想,互聯網的發展過程,剛開始什么都是免費的,等大家上癮之后,就開始收割。消費者在還很開心的付費,有人試驗過在公眾號的贊賞的地方,含蓄的表示打賞和直接要錢的方式,消費者接受直接要錢的方式的比例竟然是高于含蓄的表示方法。
第四:神奇數字9
一個比整數稍低的價格被稱為魔力價格,所以9、99這樣的價格,不知道是何時何地開始流行起來。在心理學上,人們更愿意接受魔力價格,雖然都知道,就便宜的一塊錢,但實驗表明,同樣標有整數價格和魔力價格的商品,魔力價格的商品就是銷售量高。
所以每次購物遇到魔力價格的商品時,我一再的在心里提醒自己,這件商品的整數價格。在決定要不要購買。
雙十一的大購物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消費習慣。雖然都是非常理性的分析,但下次遇到促銷,估計自己還是控制不住的剁手。
遇到自己喜歡的商品,哪怕買回來能讓我高興一天,估計我也會剁手買它,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在制造無數個驚喜的日子,才是生活的樂趣所在。
大家常常吐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每天重復的生活當然不能制造出有趣的靈魂,只有每天給自己的生活制造驚喜,才會讓自己的靈魂有趣。愿大家這次雙十一收到的包裹里都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