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最初對江南的印象,就來源于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 ,它讓我對煙雨迷蒙的江南充滿了無限的遐思和向往。于是給自己取了個網名——遙望江南。
? ? ?4月6號,一個霧靄濃重的早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了江南之旅,到達了如畫的無錫。到時已是深夜11點。第二天吃過早飯,趕快坐上大巴,趕往“南湖小學”會場,去參加有關學科組建設的會議。沿途的風光在車窗外飛掠而過,但就是那一剎那,那遍地的競肥吐綠,獨具風韻的小橋流水,如詩似畫的運河小船,茂如傘蓋的行道香樟樹……完全滿足了我對江南的一切遐想!江南,真美!
? ? ?第一天會議安排的是幾場報告。一天下來,讓來自北方河南的我對江南人的細致精深佩服有加。會議承辦方南湖小學的學科組建設開展的如火如荼,學科素養提升方法獨到;而安定小學的習慣養成扎實穩固,聽說讀寫面面俱到;浙江長興第二實驗小學的“書香校園”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評價更是獨到有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杭州建新小學的閆學校長,一個江南美女,溫婉典雅,卻有著驚人的毅力和遠大的追求,她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從零開始,把繪本閱讀帶入了小學課堂,“讓美好的書遇上童年”,打造了自己學校的學科名片!四所學校,四中思路,但無一不是從細處入手,精益求精,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基。江南人,讓人佩服,精細的美麗,美麗的動人!
? ? ? ? 細雨霏霏中,江南的精彩次第鋪開……
? ? ? ?8號和9號的觀摩課名家薈萃,異彩紛呈……
? ? ?首先登場的是南湖小學的武鳳霞校長,她帶來的是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的《愛之鏈》。大氣干練的武校長從小說的三要素入手,由文章的人物到情節再到環境,用愛鏈接,主旨引出水到渠成。她用大問題“(誰)知道——不知道——”引領小問題,結合文本,注意細節描寫,并進行學練結合,注意答題方式的指導,步步為營,精準的點撥和機智的引導讓人嘆服!武鳳霞對教材挖掘之深,對課堂把握之到位,讓來自她老家河南滑縣的我深感驕傲!武校長身上不但有北方女子的大氣豪爽,也浸染了南方人的細膩靈秀,一堂課彰顯了她大家的風范!
? ? ?安定小學的姜樹華校長以一口輕快的南方普通話,給我們帶來了一堂“懶老師”的語文課——《伊索寓言三則》。他“懶”在哪兒呢?他懶在絕不告訴學生答案,而讓學生去悟,去感,去說。他以一個詞“欺騙”鋪陳開來,由故事到細節到寓意再到寓言的特點,全部由學生自主合作生成。我特別佩服他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三言兩語就把小組合作指揮的井井有條,當有人發言時,一句“看發言人”就聚焦了學生的注意力,“坐好”“看著他”讓學生有章可循。姜校長一點兒也不懶,他那輕快的南方普通話時時響起,處處指點,他那高大的身軀穿插課堂,不斷引導!管中窺豹,姜校長的一堂課,真正讓我見識到了安定小學“習慣培養”的細致入微!
? ? ? ? 接下來虞大明老師的《與象共舞》抓住關鍵詞“密切”,一節課融音樂、圖畫、表演、朗讀為一體,關注學生的童真童趣童味,讓學生愛上閱讀。而閆學校長則以《尼古拉的三個問題》給大家上了一堂繪本課,給孩子以哲學的啟蒙。來自浙江長興的沈莉老師注重學生的讀,一讀二讀,分角色讀,讀中引導,讀中感悟。她“線上跟帖”的課堂設計真讓人叫絕!
? ? ? ? 最后一堂課,登場的是南京瑯琊路小學的周益民老師。他一開口,我就被鎮住了!那是一種怎樣的聲音呀!充滿了魔力:溫暖,優雅,純凈,緊緊的把你的心抓住,如潺潺的流水,似悠悠的夜曲,不緊不慢,不急不躁,讓你完全沉浸于他講的故事中,仿佛回到了童年,仿佛回到了遠古……怎么會有這么迷人的聲音?一直在你耳畔縈繞,讓你欲罷不能,深陷其中!周益民老師把南方男人的儒雅發揮得淋漓盡致:細致周到,溫情款款!見慣了北方男兒的粗獷豪放,今見周老師,頓感耳目一新!更讓人溫暖的是周老師的課堂,他脫離課本,用古老的口耳相傳的方法上了一節《夸父追日》,告訴學生要記住中國的傳統文化,記住自己的根。周老師自己先講,再教給學生理清結構記故事,關注細節說故事,小組合作講故事,運用方言敘故事,看著圖畫悟故事,最后歸結到我們的魂,我們的根!慢聲細語中,娓娓道來下,讓你浸染其中,深受熏陶。周老師,真真的高人!
? ? ? ? 江浙兩省出大家。一場江南之行,讓我感悟頗深:那份細致,那種深入,那種鉆研,怎能不出大家?當我們還在忙于課堂的時候,人家已經跳出了課堂,細化成了課題,走向了遠方!
? ? ? ? 最美人間四月天,南湖小學遇大家,多想停下匆匆的腳步,多想沉淀浮躁的心靈,看看那小橋流水,會會那高深之人,淋淋那杏花微雨!怎奈行程匆匆,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