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到一位作者提到那個經典故事,不知道哪位天才編出的關于窮人和富人挖煤的故事,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而窮人之所以永遠是窮人,不是個人不努力,最關鍵最根本的是思維的不同。
為了避免我在這里自說自話,我簡單復述一下故事的梗概。
一個窮人向上帝抱怨,為什么他總是吃糠咽菜,富人可以大魚大肉;為什么他衣不遮體,而富人綾羅綢緞;為什么他出門總是兩腳走遍天下,而富人坐轎嫌顛馬車嫌慢汽車不滿足飛機嫌不自由。
當上帝征求窮人意見,怎么他就滿意啦,他要求給他和富人同樣的物質條件,如果他還是窮人富人還是富人,他就徹底甘心徹底讓上帝安心。
于是上帝分別給他們一座媒山,一個月為限。
于是由于前期的勞作,窮人每天可以輕松挖一車煤并賣掉,換來的錢用于一家人的吃喝玩樂,用于享受生活;富人費盡勁力氣才挖滿一車煤并賣掉,消費很少一點用于基本生活保障,其他存起來用于雇傭別的窮人,逐漸雇傭的窮人越來越多,他自己不需要親自勞作,只做好一個監工可以掙到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