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音樂家的教授坂本龍一曾為大島渚、貝托魯奇、阿莫多瓦等多位導演配樂,他在電影配樂上的成果頗為豐碩。為大島渚《戰(zhàn)場上的快樂圣誕》配樂,他寫出了那首最為著名的神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為貝托魯奇《末代皇帝》配樂,僅用兩周完成的配樂,拿到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坂本龍一曾在訪談中說,他認為當年的自己并沒有理解電影配樂的意義和目的所在,真正好的配樂應當與電影內(nèi)容相契合,而自己當年給《戰(zhàn)場上的圣誕快樂》所作的配樂似乎有些過于專注音樂本身而超脫于電影內(nèi)容。正如教授所說,這部電影中的音樂旋律實在突出,看過一遍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它的旋律。
或許正是對于音樂本身的專注,才讓坂本龍一所創(chuàng)造的那個電影音樂世界如此精彩。一段音樂由于影像的魅力被我們記住,或由于音樂本身的魅力與電影畫面產(chǎn)生奇妙的互動,而另影像本身更加精彩。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忘記電影到底講了什么,但那些音樂與畫面卻能長久地被我們記得。影像與音樂的疊加,形成了我們每個人關于電影的音樂記憶。
北野武的笑臉:《戰(zhàn)場上的圣誕快樂》
《メリー?クリスマス?Mr.ローレンス》(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幾乎都不會忘記片尾的定格畫面,北野武那張有點面癱的笑臉幾乎占據(jù)了整個屏幕,那句有點蹩腳的英文“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當然還有那首伴隨著電影結(jié)尾而響起的主題曲。
坂本龍一談到自己創(chuàng)作主題曲時的情境,“記不清寫下旋律的具體時刻,卻發(fā)現(xiàn)那段旋律躍然紙上,出現(xiàn)在自己和鋼琴前面,也許是有人趁我睡著的時候偷偷寫的,等我意識到的時候,它就擺在眼前。”果然天才的旋律,都是用天才的方式寫出來的。
在這首主題曲里,坂本用了加麥蘭的音樂,所以我們能夠在電影原聲這個版本里聽到開頭叮叮當當類似高腳杯撞擊的聲音,使這首曲子有了一種來自仙境的美妙感覺。而這首主題曲后來被演繹成為無數(shù)個版本,也足見它的魅力。
整部電影的配樂用電子合成器作成,虛幻迷離的音樂中能夠感受到戰(zhàn)爭背景下,濕熱的小島上壓抑的欲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而除了這首最為著名的主題曲,另一段旋律《snowing the seed》(播種)的旋律也很令人難忘,電影的最高潮杰克當眾親吻世野,所配的正是這段旋律,迷幻而莊重、浪漫而瘋狂。那一吻,也正如播種,杰克在世野的心里播下自由與愛的種子。如教授自己所說,“在那個濕熱的小島上,正好是圣誕時節(jié),那些士兵們,人與人之間袒露的不僅是面孔,還有心靈。我相信音樂完整地表現(xiàn)了這一切。”
故宮的龍椅:《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中給我最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結(jié)尾溥儀回到他曾經(jīng)的家,如今供游人參觀游覽的故宮,他從龍椅中找出那只蛐蛐籠后消失不見,小男孩手中的那只蛐蛐從籠里爬出來。最后只有宮殿里那座龍椅孤單地留在畫面中,參觀的人群蜂擁而入,那些曾經(jīng)波瀾壯闊的歷史,一個人一生的歲月與時光仿佛都只變成了導游講解員喇叭里輕描淡寫的一句話:“3歲的末代皇帝溥儀在此登基,于1967年去世。”
伴隨著這個畫面,影片在The Last Emperor (Theme)旋律中結(jié)束,二胡、琵琶、古箏與管弦樂啟奏,作為一個人的末代皇帝的一生仿佛全部融進這短短幾分鐘的旋律里。
《末代皇帝》的配樂共有三人,坂本龍一以及英國David byrne、中國的蘇聰,其中坂本所作的配樂部分最多,而配樂僅僅用了兩周左右的時間。教授自己說當時在配《末代皇帝》時,其實并沒有怎么用心,與第一次的三個月相比,這次近用了兩周左右的時間,然而不太走心的配樂拿了《末代皇帝》9個奧斯卡里面的配樂一項,也成為了電影配樂中的經(jīng)典。
Talking heads樂隊的David byrne說他在給電影配樂前,不知道從哪里搞來了一箱的中國磁帶,然后他聽了各種中國民樂和中國戲曲,借鑒中國元素作了電影的配樂,其中Main Title Theme (The Last Emperor) 被他自己稱為最為“偽中國元素”的一首曲子,David byrne的配樂里充滿了西方世界對于中國宮廷的想象,旋律中更多的是一種來自于東方的神秘色彩。相比之下,坂本龍一的配樂則更加融合了東方與西方的風格,恢弘的管弦樂和東方風格的元素相融合,充滿歷史感的、悲情的旋律更加符合末代皇帝的傳奇人生。
空房間的人 《東尼瀧谷》
《東尼瀧谷》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很孤獨的電影,電影根據(jù)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改編,講的是一個孤獨男人的孤獨一生。影像風格異常簡單、疏離,臺詞很少,大多數(shù)劇情由畫面和旁白呈現(xiàn),而坂本龍一的配樂也在電影敘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電影里的主人公托尼大多數(shù)的時間一個人在房間里工作、生活、沉默。坂本龍一的這首名為孤獨的配樂旋律幾乎貫穿了整個電影。主人公的人生如音符旋律一般緩緩向前推進,在家庭的陰影中長大、學習繪畫、遇見妻子、妻子車禍、重新一個人生活,故事講述的異常平淡、甚至不帶任何的情緒波瀾。就像樂曲《Solide》的旋律,循環(huán)往復、仿佛一個又一個相似的輪回。他擁有那些短暫的快樂時光,但終究又回到一個人的生活,孤獨是他終究無法逃開的音符。
電影里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空蕩房間。妻子去世后的男人在房間里一個人給仙人掌澆水,然后坐在沙發(fā)上默默哭泣。布滿了妻子衣服的房間,仿佛是妻子曾經(jīng)存在的證據(jù),后來男人終于清理走了那些衣服,然后蜷縮在空蕩蕩的房間里,就像當初父親蜷縮在空蕩的牢房。孤獨是一座空房間的牢籠,有的人終究逃不掉。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音樂是有空間感的,它不是時間性的一串串音符流淌,卻是一個布滿情緒的空間,當你聽見那些音符時,你就會身處它所構筑的空間中。《Solide》就是有空間感的,它像是一個房子,空蕩蕩、只有你自己。它被虛空填滿,你可能會被它吞噬,也會感覺到平靜而安全。
不管你是否會孤獨,總有一些時刻你會需要這樣的音樂與空間感。
電影×音樂,就像影像與音樂的疊加,能夠讓靜止的影像畫面產(chǎn)生無窮的魅力并存入記憶。
而坂本龍一,正是那個天才的魔法施予者,他的音樂世界永遠會給你無限的可能與想象。